两块,也还是秒空。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得了几天。
当《那些年》电影票房过亿的时候,各地工商部门就接到一个命令,全面打击与《那些年》相关的盗版产品。
有关部门知道李牧的影响力,他的第一部大电影上映,如果真被盗版坑的损失惨重,到时候李牧万一在媒体面前向工商部门发难怎么办?这个大包谁来抗?与其这样,不如主动让下面搞一个专项行动,把跟《那些年》相关的盗版产品都打了,自然也就没了剩下的风险。
这可苦了那帮盗版小贩,平时工商根本不管,没想到现在工商和城管一起稽查,看见卖《那些年》的盗版盘就抓住把所有碟片都没收,搞得盗版商人心惶惶。
最可气的是,当盗版商开始刻意躲着工商城管的时候,工商和城管开始了便衣执法,说是便衣执法,其实更像是钓鱼执法,一般就是派一些年轻姑娘,穿着便衣到盗版摊贩那里,一脸人畜无害的询问:“老板,有《那些年》的盘吗?”
老板只要说有,然后把盘掏出来,立刻就会从四面八方杀出一大票便衣执法的工商和城管,把所有的碟片抄个干净,如果摊贩不配合,直接扭送派出所行政拘留三天。
这么一搞,几乎所有的盗版商贩都在《那些年》上折过戟,有的甚至折过不止一次。
几次三番下来,国内各地的盗版商贩基本上都不敢兜售《那些年》了,虽然市场需求极其旺盛,但他们依旧不敢进货,更不敢上街兜售,这可苦了那些盗版光盘制作商,这些人常年拉着设备在全国各地流窜生产盗版盘,遇见热门电影、热门专辑,立刻马力全开,恨不能用200%的产能疯狂生产、大赚一波,可是这次真是撞墙上了。
一个此刻在粤省某地农村开工制造盗版盘的商人,正对着自己仓库里十几万张《那些年》的光盘发愁。
他这批光盘所用的片源,是市面上最好的盗录版本,亮度高、色彩好、画面稳定,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盗录时影院里的人素质很高,没人大声喧哗,更没孩子哭闹,所以这位商人花两万块的高价买下了一份拷贝,回来之后就拼命生产制盘。
一开始的三万张被下面的分销商抢购一空,他一看这利润太大,毫不犹豫的加大马力,一口气生产了二十万张,可是这二十万刚出去一半,就立刻被分销商退了回来,搞得他丈二摸不着头脑。
这他妈可是市面上最好卖的盘啊!你们怎么都给我退回来了?
分销商纷纷表态:“大哥,这盘是好卖,可是也容易出事儿啊!不少分销商因为倒卖这部电影的盗版盘,连他妈老窝都给端了,人也进去了,我们想赚钱,可不想吃牢饭。”
“我日,往年你们卖日本那种片儿也没这么害怕啊!这《那些年》里难道有鬼吗?”
盗版商虽然不解,但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同时对所有退货照单全收,没办法,将来还要靠这些分销商赚钱,如果这次惹恼了他们,以后生产出来的光盘就得自己上街卖去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整个盗版产业链里都明确了一个宗旨,想好就别碰《那些年》……
不只是盗版盘产销产业链受到冲击,就连盗版盘租赁业务都收到了工商和城管的大力管控,凡是有《那些年》的碟片租赁店,第一次没收碟片,第二次直接关门。
跟那些在街头摊位售卖的盗版商贩不一样,碟片租赁是有固定店面的,没办法流动作案,所以被工商和城管这么联合起来一打,立刻就乖乖认怂,谁也不敢再打租赁《那些年》的主意。
正因为如此强大的盗版打击力度在后端做支撑,《那些年》的票房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