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既灭,接下去就轮到了魏国,魏国最出名的故事莫过于围魏救赵了,两次围魏救赵,最大的得利者自然是齐国,还有孙膑,孙膑藉此名扬天下,可大家却忘了一点,若非昔日魏国强大到可以攻灭一国,何至于赵国要向齐国求救呢?”
“三晋亡其二,只余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魏国。魏国人才济济,然大部分都西去为秦所用,‘失才亡魏’切中要害。魏武侯时失吴起,魏惠王失商鞅,孙膑,乐毅、张仪,更不用说其后的范睢,尉缭等人,可谓文武人才失了个全,连我们后人读之也深感惋惜。如今世界大局,最宝贵的是人才,昔日同样如此,别人且不说,只商鞅,张仪,范睢三人,若留在魏国,足以改变魏国,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魏国孕才之能令人赞叹,失才之‘能’更是令人咋舌。”
“西洋诸国,来往频繁,彼此人种相同,倒是互通有无,有昔日战国之风,君不正则投外国,十分寻常,咱们大清和他们相比,华夷大防,甚是严密,这一点都是无虞,而且咱们靠着他们人才的出走,倒是赚了不少便宜,比如这个马克沁机关枪,也就是闪电炮,就是咱们捷足先登,占了英国人的便宜,洋务以前自然不用说,洋务以来这么多年,从未有武器出口之事,而如今每年有过一千支的闪电炮出口到英美德等国,自然花不了多久,他们也能研出机关枪,可咱们已经领先一步,只要维持住继续改进,咱们的优势就会一直领先,这就是得人的缘故,还有如今的电灯等,都是因为大清挖了许多的人才,才得以创造至今,说到这里,臣倒是有个疑问,”王恺运开口说道,“听说有一群翰林或者是詹事府的人这些日子提建议,说是西洋之科技我大清已经研习足够,无需再让洋人在京师之中,在学堂之中教育学生,西洋之人居心叵测,必然会引诱学生走向歧途,这事儿,皇上是怎么看的?”
“自然是不成,”光绪皇帝略微有些不安,他是不太清楚外头生的事情,但是这事他是清楚的,因为是另外一个师傅翁同龢在上《礼记》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说给光绪皇帝听的,光绪皇帝并不是傻子,知道翁同龢的意思,但是他不甚认可,“苟1日新,又日新,这是先贤的道理,若是没有继续新鲜的东西能拿出来用,自然还是会停滞不前,当然,他们的意思,或许是觉得,西洋教授传授或者是研究的那些科学,投入甚多,产出极少,因此有些得不偿失而已,绝没有说中断西洋技术之事。”
王恺运微微一笑,也不针对此事说什么,“基础科学的用处,如今市面上的薪水价格就知道了,凡是清华大学堂出身的科学人才,每年的薪水可以到一千两,这个薪水,可比一品的内阁大学士还要多得多了,若是无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要花大笔银子去请这些人呢?教育的用处,绝不是急功近利之事,如今推行新学才十多年,大约许多地方还不知道效果,可再过四五年,或者是再过十年,再来看,基础科学的用处如何,就知道了。单单就说咱们在欧洲最为重要的友国,德国,他们的君主就是认为基础的教育,也就是全民普及的教育是战胜法国最为关键的基础因素。”
“中德两国,论及人口,实在是天壤之别。”光绪皇帝点点头,“这我们花的费用,就实在难以估算了。”
“所以要缓缓图之,但却绝不能停滞不前,”王恺运点头说道,“这又是另外的话了。”
说起政事,王恺运似乎也有些忌讳,具体的措施方案如何,现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甚少表自己的见解,“旧年拿了法国的军舰技术来,如今正在研究之中,可法国的军舰技术在西洋也不算是一等一的,若是坐吃山空,法国拿来的技术,用不了几年就不够用了。”
“只是水师进展甚慢,奈何,奈何,”光绪皇帝扼腕叹道,“这么些年来,一艘铁甲舰也未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