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乐的机缘在杨善等人看来简直令人羡慕。不过不能否认,人家就是深得“神仙”眷顾。前有医术通玄的师叔祖,后有主动找上门来的陆地神仙。
尤其后面这位,杨善一说“协律郎”、“书画双绝”、“精通《易》术”……徐有贞已经脱口而出:“可是太祖朝的龙阳子冷谦冷道人?”
杨善颌首微笑,显然十分骄傲。
徐有贞登时就缄口不言了。
冷谦实在是一代传奇人物。
徐小乐看了看手里的小册子,竟然也生出了自己错过了大好机缘的感叹。因为他也听说过冷谦这人,当今传世的嘘呵六字诀、坐卧八段锦、十六段锦、四季养生祛病法……这些都是冷谦传出来的。
冷谦还有本《修龄要指》,从按摩导引到起居调摄,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教人益寿延年。若是有人能全按书里写的过日子,不说得道成仙,反正益寿延年肯定有的。
冷谦本人已经做出了榜样。道不问寿,所以他的年岁是个迷,但他生在前元,仕在洪武,这是铁定无疑的,活到今日少说也九十、一百了。
徐小乐在上真观和五棵松孙老师家里都看到过《修龄要指》,前后翻了两遍,字字都记在脑子里。只是因为他的揉腹法和导引术已经够全面的了,所以不曾练过里面的功法,权当理论补充。他一直以为这是离开人世的仙人所著,没想到作者竟然还在人间逍遥。
徐小乐看了看手里的小册子,心中暗道:若说是同一个人所作,那倒是可以衔接连贯上了。
《修龄要指》有似类书,都是冷谦收罗整理,修订之后放出来的。他给徐小乐这份手稿,却是只有一个功法,从头贯穿到尾,应该是他的集大成之作。若是打个比方:《修龄要指》就像是《三百千》之类的蒙书;这份手稿则类同《春秋》、《尚书》那样的元典。
徐小乐想通了这节,就觉得手里有些沉重了。拿了这东西,总不可能自己看完就扔书架上。这世间受益和担当都是一体,光想着受益却不肯担当,那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徐小乐对徐有贞道:“我拿了道长的这本小册子,难道还得给他找个传人?”
徐有贞想了想,坦率道:“这事你问我,那就是问道于盲了。”
徐小乐就要抬杠:谁说盲人就一定不认路呢?要是他家就住这个街坊,怎么可能不认道?
不等徐小乐说出来,杨善接过话头,道:“小徐先生啊,找不找传人是以后的事,反正现在你是他老人家找的传人,这就够了啊。”
徐小乐抖着手里的手稿发愁道:“可我从这上面得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啊。这里的东西我早就学过了。”
杨善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杨宗替他父亲解围,道:“那小徐先生莫若在寒舍住一段日子,若是道长回来了,正好问问清楚。若是道长他一时不回来,寒舍这边僻静,也方便深研道长手稿的精义。”
徐小乐暗道:主要是方便给你儿子复诊吧?
他这回是跟大伯来串门的,不算出诊,所以拿不到诊金。杨家也不好意思说让自己反复登门复诊的话,正好借这个理由留下他。多双筷子多个碗的事,实在太合算了。
徐小乐又琢磨着:我坑了太医院那帮同僚,现在回去万一被人撞见就不美了。这里跟孙老师家一样僻静,进城却很方便,住在这儿权当避暑也好。他就望向徐有贞,看大伯有什么话说。
徐有贞就道:“你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做,不如就借杨公府上避几天暑气吧。”这是明显劝徐小乐料理好杨伟增再回家的意思。
徐小乐就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