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紧张的问道:“怎么,最后失败了,那收成怎样?”
“谁跟你说失败了。那年因为大家积极性并不高,制造出来的肥料不多,只能够三成的农田使用,结果使用肥料的跟没有使用肥料的天差地别,那长势相差一大截。”
孟老汉咂咂嘴继续说道:“不仅长势差很多,最后收成的时候,使用肥料的多打了好多的粮食,据叶家最后统计出来的说法是多了两成多的粮食。”
“多打了两成多的粮食,我们这啊,家里田多的,普遍都能多养两个孩子。所以当初很多人就后悔了,早知道那样,就算晚上不睡觉,也要多制造一些肥料。”
孟老汉说完摇了摇头,他当年也是积极性不高,很抵触,自己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自认为肥料的作用不大。
老汉的话让蔡邕很无语又很振奋,无语的是原来这老汉也很能讲故事,一直在吊他的胃口,振奋的是假如推广开来,那么整个大汉就能增收两成多的粮食,那是该有多少粮食,能养活多少人。
蔡邕又想起了耕牛,赶紧问道:“那叶家真的分给农民耕牛?”
蔡邕到了辽东后春耕已经结束,所以他并没有到田里看到农民耕种的情况,于是问出了他的疑问。因为他非常清楚,一头耕牛意味着什么,一头耕牛又是多大的财富。
“有,有,很多人都分到了,小老汉我也有幸分到了一头。”说道自家的耕牛,孟老汉不由的笑了起来,笑的很开心。
蔡邕惊奇的问道:“很多人分到?这到底有多少人分到?”
“老汉我只是一个庄稼汉子,我哪里知道。不过有一点,就是去护卫营当兵的,这两年叶家已经做到了每家都有一头耕牛。”孟老汉信誓旦旦的跟蔡邕说道。
“什么?每家有一头,叶晨的兵可是有八千啊,难道真的分了八千头耕牛。”蔡邕睁大眼睛说道。
他虽然是个书生,但是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耕牛的价值整个大汉大部分人都知道,一头耕牛就是一户幸福的家庭。
其实蔡邕不知道的是,叶晨的兵力不仅仅是八千,为了应对黄巾之乱,叶晨一度将兵力扩充到一万五千人,这些人都是给发耕牛的,后来护卫营一部分卸甲成了屯田兵,不再正常的作战序列,但是叶家并没有将耕牛收回来。
“我不知道叶家有多少兵,但是这十里八村的你都可以去问问,哪家去叶家当兵没有分到耕牛?不仅如此,庄里每年也都能分到一些耕牛,虽然不多,但是每年都有,这要是分到,生活就有盼头咯。”
孟老汉提到耕牛,眼睛笑的都眯起来了。
蔡邕粗列一算,这叶家恐怕要分出一万多头的耕牛,那就是养活了一万多个家庭,这是一笔多大的投资啊。
这让蔡邕开始佩服叶晨,看来他在洛阳跟他说的都是真话,他真的用实际行动在造福百姓,他真的和他所了解的世家大族不一样。
蔡邕看孟老汉并不急着去干活,所以就多问了很多问题,一问才知道有太多他所不知道的了,以前下乡考察,蔡邕大多用看,很少去问当地的农民。
现在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多问问。
“孟老汉,你家当初为啥能分到耕牛?”蔡邕尽量用农民能听懂的话来问,不在文绉绉的。
“当初啊,叶家没有大举招收流民的时候,叶家每个庄子都会分几十头牛,老汉我有幸分到一头,还有十几亩地,嘿嘿,从那以后我家就能够吃饱了,我家大娃也娶上媳妇了。”说道这孟老汉又再一次眯上了眼睛,满脸幸福。
“大举招收流民?这事我听过,可是我走了十几个庄子,发现流民的比例不是很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