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起元说得简略了,历史上商鞅一共见了四次秦孝王。
第一次说得是帝道,秦王在打瞌睡。
帝道其实就是尧舜之道,那时候时代太久远,已经很难考证了,秦王边听边打瞌睡,听完还对推荐商鞅的景监大骂说,你怎么给我引荐这样的人。
商鞅第二次见秦孝公,商鞅从禹,商汤,文武王讲起,说的是王道,秦王听了感觉没有兴趣。景监对商鞅说,你再这样,我就不会再向大王推荐你了。
商鞅说,你让我再试试嘛。
第三次商鞅说霸道,这霸道是五霸之道。
百里奚治秦,就是革除弊政行政,百里奚死的时候,秦人为之流泪。而秦国也因百里奚主政,一举成为五霸之一。
所以商鞅讲了霸道,秦王点点头,心想这不是我们老秦人那一套嘛,听是可以听,但内容嘛嗖嗖而已。然后秦王对景监说,商鞅这个人可以找我来聊一聊了。
商鞅听了景监的话长叹道,我终于知道秦王要什么了。
第四次商鞅见秦王,秦王与商鞅聊了好几天仍不觉得厌倦。
景监惊喜地问商鞅你给大王吃了什么迷魂药了。
商鞅说帝道太久远了,大王不爱听,王道效果太慢了,大王等不了,唯有我最后说的霸道,缰国之道,才能为秦国立竿见影,但秦王也知道用了这个,节操这东西没办法要了。
但见周起元道:“何为霸道?对内以严刑峻法,对外以武兴国。帝道说得是三皇五帝,很其久远?至于周公之王道又为何不能实行?唯有法家取法当下也。”
“秦行霸道,不在于商君所陈,而在于秦王所好。若时无商鞅,秦朝就不变法,非也。魏国有李悝,韩国有申不害,赵国有赵武灵王。”
“你说法家弱民,其实何来弱民,天子面前天下皆为臣民。秦灭六国之后,视六国之民与其国百姓一体。”
“元朝灭宋后将天下人分为四等,其中宋之百姓为第四等。但秦国没有,秦法面前人人平等,甚至连皇亲国戚要杀也就随手杀了。”
”故而法家治民,无亲亲相隐之弊,天子之令上行下效,古今治国者无可比秦者。”
徐贞明笑着对林延潮道:“说得好啊,有理有据,若是考史策,此人功底也是不错啊。”
林延潮道:“集思广益,此乃博约之教,书院以后办学就是要取法如此。”
徐贞明点了点头,二人取得了共识。
林延潮也是很高兴,自己有徐贞明这位志同道合之人为帮手,如此书院就可以办好了。
但讲堂上情况又不一样了,但见周起元吹捧法家。大部分书院学生还是承儒家之教,故而就很愤慨了。
学霸们纷纷反击。
“司马迁曾言商君之变法,秦人大悦,但司马光又言商君之变法,秦人之不悦。到底是悦还是不悦?”
“商鞅之政不仅仅在于弱民,还在于愚民,卑民,故而有民辱则贵爵,民弱则尊官,民贫则重赏之言。”
但一般愤慨说话,很容易变成斗气吵架,故而这时候还是需人来中和。
今日讲会,讲师史继偕乃评判之一,他当即出面道:“周起元方才谈了三点,一法家师今因为帝道,王道都是师古,不和于当心,故而秦孝公不用也。”
“二法家乃帝王之术。商鞅并非不知帝道,王道,但秦孝公不用,故而才说以霸道。”
“三法家不在于弱民,而在于法下万民平等,无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本国外国之民皆无分别。”
“你们要反驳,不可离此而言之。”
经过史继偕这么说,众学霸们商议了一阵。
但见内课生中的翘楚周如磐起身向林延潮,徐贞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