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胡汉分治,是南北朝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束各自的臣民,而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
那么具体的什么是胡汉分治呢?
都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呢?
想要了解什么是胡汉分治,还要从它的背景开始说起。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统一了中原以后,建立汉国,他设立单于左辅、右辅,专门管理胡人。
这里的胡人就是泛指北方的各种少数民族。刘渊死后,为了能让胡汉分治制度能更加齐全,他的儿子刘聪登上皇位后,进一步改善,完整胡汉分治制度,以他的儿子刘粲设立成大单于,继而又设立左右辅,各自管理六夷10万人的部落,每隔一万人的部落时,他都设置了一位都尉,掌管部落;另设左右司隶,专门管理汉人,各自管理20余万户汉人,每隔一万户设置一位内史大臣,总共43位内史。他这样设置的实质就是依靠和利用匈奴以及其他胡人贵族专门打压排挤汉人。
后来,汉国灭亡,羯族首领石勒建立了赵国,同时,他也为了挤压汉人,设立了内史大臣专门治理汉人,另外也设置大单于镇抚,管理胡人。后来赵国为了抬高羯族人在当时社会的地位,给他们改名,称为“国人”。之后,赵国君主又施行了严禁称“胡”政策,凡是胡物都得改名。虽然石勒他严厉禁止胡人欺凌汉族的官僚和地主百姓,但其实并没什么收获,有时连汉族在赵国朝内的那些高官也不能幸免。之后,后燕政权也都开始实行了胡汉分治制度。
历史上著名的胡汉分治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束百姓,而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那么胡汉分治是什么时候的呢?
历史文献记载,胡汉分治发生在中国古代十六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民族之争,国家之争,导致天下处处都是战乱,民不聊生。
饥荒,病魔时时刻刻都发生在百姓身上。当时的少数民族渐渐崛起,开始有了与汉族平分秋色的实力,到最后,以至于实力超过了汉族人民。
因而,在西晋末年,匈奴人攻入中原,打败汉族以后,由当时非常有名望的匈奴贵族刘渊建立了汉国,他为了管理好国家,将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也就是所谓的胡人分开管理,设单于左辅、右辅,专门治理胡人,又专门设立了管理汉人的大臣,使汉人和胡人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生活各自的。刘聪继位后,又进一步完善巩固了胡汉分治制度。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使得汉人与胡人更好的相处,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每件事情都会有利益和弊端。因为统治者是胡人的原因,胡人根本瞧不上汉人,在私底下,专门以欺负汉人为乐,在朝堂中,做生意上,各种陷害,而且强买强卖,通过各种途径专门排挤,压迫汉人。因而,国家表面看起来非常团结,其实内部却早已经千疮百洞,正因为这种原因没有得到解决,加快了赵国的灭亡,也使胡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提到胡汉分治与府兵制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联系起来。胡汉分治是当时少数民族所施行的一种政策,与汉族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府兵制是当时的一种制度。正是因为这个府兵制的实施才使得它和胡汉分治有了联系。具体是这样的:因为当时少数民族实施的这个政策,与汉人有明显的界限,少数民族管理者规定在军队只能有他们少数民族的人民,汉人是不允许进入军队的。进入军队的人可以不用上交各种税收,而汉人只能务农,每年还要交固定的税收。这个便是少数民族人民与汉人明显的一个区别。还有少数民族还派官吏来管理汉人,总之少数民族人民所拥有的权利高于汉人,这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就是一位少数民族人,所以实施了这种胡汉分治的政策。这样的政策长期下来必定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幸运的是府兵制的实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