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诗词有这么一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说到刘裕,很多人可能会想不起他是谁,但提到他的小名字——寄奴,很多人都知道。
东晋末年,皇族内部(司马道子与孝武帝),士族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不择手段。门阀士族的相互攻讦,严重内耗,导致他们逐渐走向了衰败。士族的衰朽,给了寒门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取代士族的机会。而刘裕就是那个成功抓住机会的人。
刘裕出生于京口,自幼贫困,之后投身北府军,而北府军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刘裕有着出色的政治和军事能力,在政治上,他抑制门阀士族,重用寒门,减轻赋税,让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军事上,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多个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下面我们将深入分析刘裕的事迹
早年经历
公元363年4月16号(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刘裕出生在晋陵郡的丹徒县,母亲生出他之后就因病去世,而父亲因不堪重负则打算丢弃他,好在刘裕命大,被人收养。刘裕十分孝顺自己的养母,他常常出去捕鱼、砍柴、卖草鞋等等挣钱,帮养母减轻家庭负担。由于家庭很贫穷,也没钱读书,刘裕大字不识几个,但其能力突出,当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说:“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投戎建功
刘裕后从军,成为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孙恩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晋廷忙派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前往镇压。或因孙无终的荐举,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担任参军。而刘牢之正是东晋末年北府军的实际掌控者。
在转战三吴的几年中,刘裕屡充先锋,每战挫敌,其军事干略得到初步显露。他不仅作战勇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且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于以少胜多。当时诸将纵兵暴掠,涂炭百姓,独有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他率水军继续追讨孙恩,迫使其投海而死。
匡辅晋室
孙恩起兵,消耗了晋廷兵力,造成京防空虚,这给盘踞长江上游军事重镇荆州、虎视三吴、伺机而动的桓玄以可乘之机。之后桓玄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夺刘牢之兵权,以其堂兄桓修代之。刘牢之惧祸而逃,后自缢身亡。刘裕审时度势,暂投桓玄以行韬晦。由于刘裕屡建军功,于北府旧部中颇有声望,故桓玄也不敢小视他,任命他为中兵参军。
桓玄称帝后为消除隐患,欲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杀北府兵旧将,北府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正在桓玄盘算之际,刘裕也在暗中和北府兵残余兵将联络,伺机反攻桓玄。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兵残余兵将一千七百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歼灭了桓楚在此的兵力,杀死桓修。接着,众人推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起响应。
刘裕在进建康城后,派诸将追斩桓玄,晋安帝在江陵复位。然而,桓氏势力仍在荆州盘踞,并反攻江陵。直至义熙元年(405年),晋军才再收复江陵,驱逐当地桓氏势力,并迎安帝返回建康。不久,刘裕还镇丹徒。
义熙元年(405年),刘裕遣使到后秦,要求后秦归还之前占领的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淮北诸郡,后秦皇帝姚兴可能鉴于西面战事吃紧,不想再在东面又与刘裕为敌,于是答应将淮北的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全部归还给东晋。
消灭割据政权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