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灾民来凉州,有人疑惑道,“我怎么没有看到人呢?”
“没进城,听说都被安置在郊外的庄上。”
庄上?
每年凉州都会出现灾民,都是安排在城门那边,从城里运粮食赈灾,今年怎么没从城里采买粮食?
“不是说庄上每年粮食都不够吗?怎么还送去庄上?”
他话音刚落,众人就齐刷刷地望向他,“你这也不知道?”
“知道什么?”
看他真的不知道,众人开始七一嘴八一嘴地解释。
“现在郊外的庄子可不像以前那样了。”
“晏主簿走了之后,总务大人把庄上打理得甚好, 这几个月不仅粮食够吃,还有余粮出去卖。”
“老哥,岂止是有余粮,我听说,他们都吃上肉了。”
肉?
人群再一次惊呼,城里人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尝到肉的味道,有肉吃,他们都想去庄上做工了。
那人又说,“不过咱们城里也挺好的,听说四方街那边,总务一抬手,就免了半年的租金和赋税。”
“这事是真的,我有个亲戚就在那边,本来是没什么钱,准备就支个摊子,谁知道官家找上他,给他铺子卖东西。”
“真的不用给钱?”
“当然是真的,我那亲戚姓林,就在四方街卖彩布,现在生意可好了。”
听他把店铺掌柜姓什么都搬出来,大家就知道所言非虚。
人群中有人也动了心思,“不会是你家亲戚塞了银子吧?”
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
那知猛地大拍桌子,轰地站了起来,“你才塞银子呢?他租摊位的钱都没有,怎么有钱去疏通关系?”
被这人气势那么足地说了一通,这样稍稍打消了怀疑,但还是不死心问道,“那怎么这种好事让他碰上了,我怎么没有遇到?”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心思,其实他们羡慕的时候,也是好奇和怀疑的。
瞥了在场的人,那人继续道,“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认真看太守府贴的告示?”
“什么告示?”
告示不就是收税、征兵、抓捕、杀头这些嘛,和这店铺有什么关系?
瞧见众人一头雾水,继续道,“上月开始,太守府就出了告示,晏主簿犯事查获了许多私产,可总务和太守都觉得,这晏沉取的民脂民膏啊,还是要把这用到紧要的地方。”
“其中就有大量的商铺,我那亲戚的就是其中一间。”
人群又发出了阵阵原来如此的声浪。
不过这男子最后补充道,“不过这店铺不收你们的钱,也不是什么限制都没有。”
顿了顿,“店铺内需要有一半的位置用来摆放和售卖官府提供的东西。”
众人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这有什么啊?店铺都免费用了,一半又如,反正钱赚了是自己的。
于是,众人都开始打听起店铺大小和位置,以及官家要求卖的是什么?
“我说各位啊,这告示还在府衙门前贴着呢,大家要是都要想法,都去看看呗,而且我看还有人讲解的。”
众人相看几眼,表示会去会去,只是先打听打听。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又起了一个话题,“话说,外面都怎么传的啊,我觉得这太守做的也还行,至少我们的日子好过了嘛。”
“只怕换个上京来的,我们就没有好日子了,你看晏主簿那种,恨不得把我们吸干。”
“就是啊,我听说这太守的未来媳妇,就是那个总务大人,可会赚钱了,东边那片庄子,都住上两层的石头房子。”
一男子坚决不信,“二娃娘,你可别乱说,这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