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政治愣头青,谢安暗下决心帮助桓温,以实现二人共同的理想,但是,因为谢安依然没有正面回答桓温的问题,桓温也依然不依不饶,在他的历史记忆里,谢安将来是要出将入相的,是挽救整个东晋王朝的人,面对赵国内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己并不想放弃,而当前朝堂之上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恐怕也只有谢安了。
面对一脸真诚的桓温,谢安也是无奈的笑了,为了打消桓温的顾虑,谢安决定也真诚一把,向桓温合盘托出自己的想法和当前朝廷之所以让殷浩北伐的原因。
“其实桓将军不必多虑,方才我已向将军介绍了北方五势的大体情况,现在赵国大乱,各方势力混战中原,若是我方现在贸然北伐的话,极有可能反而促使五方势力摒弃前嫌,一致对我....”
“这些我都知道,你已经讲过一遍了,我现在怀疑的并不是你的谋略,而是在北伐主帅的选择上。”桓温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了谢安的话。
谢安错愕了一下,他当然明白桓温的意思,他只是想从战略的角度给他讲明白选殷浩的原因,既然桓温如此心急,那么谢安也就不再拐弯摸角的了,直接了断的说道:“朝廷之所以选殷浩而不是选择将军您,主要还是害怕将军您借北伐之势进一步壮大势力,为了防止您的作大,所以才会出此下策。”
“这个我也懂,我不是说了嘛,若是朝廷害怕我作大,我完全可以把荆州让出来,只要让我能够带兵北伐就行。”桓温急切的说道。
“哎。”谢安让桓温弄的有些哭笑不得,桓温显然把他当成了褚蒜子,完全忘记了他仅仅是一个吏部尚书了。
“桓将军,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吏部尚书,我是做不了决策的,这事最终还得是何太尉跟太后来最终定夺。”
经过谢安的提醒,桓温这才意识到,现在的谢安还是个小官呢,还没有成为宰相,不由的为刚才的失态感到有些尴尬,为了打破这种尴尬,桓温只得继续说道:
“不管怎样讲,对朝廷、对天下、对整个汉民族来说,谢大人都将会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我只是希望谢大人能够在北伐这件事情上能够有所作为,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机会稍纵即逝,现在托付给了不该托付的人,错失了良机的话,那我们将如何面对天下百姓,他们期盼了那么多年,游离失所了那么多年,天天望眼欲穿的盼归故土,将所有的期望都托付给了我们,而我们却又如此的儿戏,难道您不觉得这样会良心不安嘛?”
额...这就有点上纲上线了,谢安推举殷浩北伐仅仅是为了顺应朝廷重臣们的意志,那就是打压桓温崛起的势头,再说了,殷浩北伐也不见得就不会成功,虽然殷浩的人品有问题,但是名声还是有的,能够年少成名的也不多,至少可以说明殷浩多少还是有点真本事的,不会像桓温说的那么不堪。
但是谢安又实是不愿意打击桓温的积极性,毕竟像他这样保持初心的人不多了,于是谢安便安慰道:“我想桓将军不用太着急,现在主持北伐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奥?怎么讲?”桓温一听谢安说现在北伐不是好事,不由得瞬间竖起了耳朵。
“正如将军所言,放眼当今天下,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地理位置上,将军您主持北伐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现在朝廷顾虑将军崛起太快,所以刻意想要打压将军,若是将军现在非要上书朝廷争取北伐,反而更加加重了朝廷对将军的怀疑,更加打压将军,就算是将军真的把荆州献出来了,也不见得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将军反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基地;所以我建议将军不如暂时顺应朝廷的意思,顺水推舟,就让殷浩北伐,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赵国虽然内乱,但是实力依然很强,石闵、石苞、李农、杜勋、汲渔、孙伏都、刘浑、苻洪、姚弋仲皆是当世名将,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