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相似到让人会认为是历史的不断轮回。
同样是弱势一方,同样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同样对战的都是震惊天下的顶级名将!
同样是弱势一方的将领无奈之下,只能是选择坚守、坚壁清野的战术。
不过选择坚壁清野的战术是有严苛要求的,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坚壁清野的战术,最后迎来的结局是不同的。
正如“长平之战”与三国时期的魏蜀对立。
长平之战是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
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45万。
此战是秦、赵之间进行的战略决战,也是秦扫六合、平定天下的重要一战。
在周赧王五十五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
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赵军与秦军之间的数次战争不利,作为赵国的主将的廉颇也是数次战败。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主将廉颇害怕一败涂地,所以他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固守不出,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来疲惫秦军。
廉颇任凭秦军屡次挑战,他麾下的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
在这种情况下,赵孝成王对于赵军统帅廉颇坚壁不出的做法颇为不满,他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与此同时,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
行反间计之人说什么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目前最害怕的将领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这个时候,赵国君主赵孝成王早已是被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坚壁不敢战。
于是乎,赵国君主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最后甚至是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
而接到指令的赵括统率一部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
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奉行赵国国君赵孝成王的命令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这时候,秦国偷偷换上了名帅白为秦军统帅。
白起针对赵国将领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在被白起的大军分割包围之后,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
到了最后,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最后被秦军乱箭射死。
而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四十万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
不过杀神白起考虑到接受如此之多降兵,原有的粮草供应将会更加困难。
所以他对众人说道:“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
于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整个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
平心而论,赵括的军事才能未必有那么差。
但他出新手村后,在赵孝成王的指令下对秦军发动了攻击。
更加不幸的,出了新手村的赵括遇到的是当世顶级名将白起。
故而失败是必然的!
而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与前线的主帅存在分析,最终临阵换帅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惨烈的。
很显然,廉颇和赵孝成王就是这种。
与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