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心软了一点,以后怕是要吃亏的。
康熙正想着,抬头却见万琉哈氏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问道:“在想什么?”
万琉哈氏脱口而出道:“在想编号。”
这答案倒是出乎康熙意料之外:“什么编号?”
万琉哈氏是想到以前在实验室的文件,未免放错都会贴上编号,每一份资料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找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而且编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旦缺少一个编号,立刻就能发现。
文件资料是这样,人不也是吗?
只要给每个人一个固定的编号,按照编号来发月银,那么就能立刻发现多了还是少了人的。
每个人记住自己的编号,哪怕是总管知道底下人数是多少,却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编号。
想要随意安插别人进来,又或者想要把多出来的月银塞进自己的口袋,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万琉哈氏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只是觉得这样一来,未必真的能彻底遏制莫名顶替和拿走别人月银的事,起码也能收敛很多。
康熙一听,却想得更多。
这样的编号其实在暗卫当中已经用上,却是取代名字。
毕竟这些暗卫一直见不得光,名字就是代号,死了话就会换上新人,依旧是一样的代号,不必皇帝分神去记住不一样的名字。
若是用在大军当中,让所有士兵都有编号,吃空饷的事确实能够遏制不少。
哪怕是有人在战场上牺牲了,尸首不全或者面容损毁无法辨认出身份来,他们身上只要有编号的木牌,就能立刻确认身份。
唯一的问题是,士兵们大多不识字,若是用编号,他们哪怕能读却未必能辨认出来。
拿着属于自己编号的牌子,他们可能都认不出来的。
万琉哈氏就提议道:“皇上,不如用阿拉伯数字,就要容易得多了。只有十个数字,变化一番就能有许多的不同的编号,士兵学起来也比识字要简单得多。”
她记得明末清初的时候,不少学者就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的著作。
其中一位李学者跟利玛窦一起翻译了一册西方算数的著作,里面就有关于阿拉伯数字的。
按照康熙喜欢西学,对此应该并不陌生。
康熙倒是意外万琉哈氏连这个都知道,不过她的阿玛拖尔弼是个爱书成痴之人。
因为囊中羞涩,拖尔弼只能跟人借阅书籍然后誊抄下来。
他的府邸不大,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建了藏书阁,这事就连康熙都听闻过。
所以拖尔弼的女儿饱读诗书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只是万琉哈氏之前年轻又羞涩沉默,不爱说话,如今性子倒是比以前要活泼一些,他才发现万琉哈氏像足了她的阿玛。
康熙沉吟片刻道:“我记得翰林院的书楼里就有利玛窦留下的手抄译本,让人去取了来。”
万琉哈氏就知道,康熙不可能不清楚这本书,宫里更是留了最先的译本。
翰林院很快就把书册送了来,放在锦盒里头,打开里面的书册有些许泛黄。
康熙看了一眼又问了,得知翰林院有誊抄的备份本,也让人送了来,递给了万琉哈氏。
万琉哈氏满脸惊讶接过来,康熙就笑道:“刚才看你的眼珠子都快落在锦盒里头,显然是想看看这译本。拿去吧,晚些看完再送回来。”
这话深得她心,哪怕只是誊抄本,以前也只能在博物馆稍微看看封面罢了,能看看里头还真是难得。
博物馆哪怕收藏再好,历经岁月之后,书籍里面不是泛黄就被虫蛀,只留下残页,也看不了多少。
如今能到几百年前看到完整的译本,万琉哈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