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海战,双方共计投入主力战舰108艘,辅助战舰547艘,军舰吨位575.5万吨,参战海军官兵32.75人。
无论是从主力战舰数量、军舰数量、军舰吨位、参战海军官兵数量哪个方面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海战,人类工业文明主力战舰在这片不大的海域当中展现钢铁与钢铁之间的对撞。
经过最终统计,德国主力战舰45艘,沉没32艘,重创5艘,辅助战舰236艘,沉没187艘,重创22艘,海军官兵14.05万,伤亡12.3万人,其中阵亡10.4万人;
英国本土舰队主力战舰63艘,沉没41艘,重创8艘,辅助战舰311艘,沉没255艘,重创21艘,海军官兵18.7万人,伤亡15.1万人,其中阵亡14.8万人。
英国本土舰队伤亡超过了德国主力舰队。然而在战斗结束后的第五天,英国本土舰队仍然拥有主力战舰18艘,辅助战舰40艘,数量超过了德国主力舰队的10艘主力舰和31艘辅助战舰。
因此可以说,德国主力舰队就像是牢笼里的囚犯一样,虽然对狱警进行了攻击,狱警伤情更重,却依然被关在牢笼里,并且获得了增加刑期的奖励。
日德兰海战可以说德国主力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进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而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日德兰海战是此次欧洲大战最大规模的海战,令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
自此,德国在此次欧洲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
海战后,海战指挥官格莱斯顿上将在他给德皇的报告中说,德意志帝国海军能“予敌以巨创,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我们的地理位置与岛国相比的不利之处……不能靠我们舰队来补偿……”。他最后说,无限制潜艇战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冒同美国作战的风险也罢”。
英国海军无力摧毁德国海军,从而粉碎了把波罗的海向俄国开放的一切希望,这也许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危机。
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司令本杰明上将就忧郁地承认,如果德国进攻丹麦,英国主力舰队不能提供什么援助。
谈到海军力量的有效使用时,这位海军上将断言,“英国主力舰队的正确战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势变得对我们更为有利。”
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
英国损失的舰只,凭着强大工业经济力量很快得到补充,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日德兰海战的结果让威廉二世对于海洋充满了绝望,决定不再依靠传统的主力战舰,另辟蹊径发展投入相对较少的海军潜艇。
自从北华在万国博览会上展现潜艇的存在后,传统海军战舰落后于英国的现实让德国部分海军官兵对这种可以进行水下攻击的装备十分感兴趣。
花费大量价钱从北华引进了相关技术。
不过潜艇在保守的德国海军高层看来就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只能靠一时的运气获取可怜的战果,远不是主力战舰这种可以硬对硬的钢铁之间的决斗,就像身披重甲的骑兵与敌人进行面对面的决斗,这才是热血男儿该有的战斗。
从北华引进潜艇技术后,得不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