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再次在法国上演,法国政府兴巨资建造了被称为不可能被攻破的防线-马奇诺防线。
作为被重点防御的一方,德国军方对马奇诺防线非常重视,德国参谋部针对马奇诺防线进行了多次推演,发现如果要攻破马奇诺防线,德国陆军必须要做好付出百万人伤亡的代价,不过那时英法也会准备好了第二条防线。
闪电战
为了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再次在法国上演,法国政府兴巨资建造了被称为不可能被攻破的防线-马奇诺防线。
作为被重点防御的一方,德国军方对马奇诺防线非常重视,德国参谋部针对马奇诺防线进行了多次推演,发现如果要攻破马奇诺防线,德国陆军必须要做好付出百万人伤亡的代价,不过那时英法也会准备好了第二条防线。
闪电战
一名德国坦克部队上校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正面破防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我们绕过它就是了。
这名德国坦克部队上校正是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
经过对坦克和飞机技术的研究,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提出了后世受军迷崇拜的“闪电战”理论。
作为一名曾经受到“第二德意志”计划在北华留学的人员,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对华夏的古代文化十分崇拜,尤其是各种兵书战略思想。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记得《孙子兵法》进攻战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兵贵神速。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认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
根据该理论,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提出了“闪电战”理论。基本作战思想是:在敌对国家还没来得及进行战争动员情况下,投入本国主要武装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在主要突击方向,以求达到战略突然性,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闪电战的方法就是利用现代化武器以及战争工具的快捷优势,比如飞机、坦克和装甲车这些拥有速度优势的工具。并运用速度、奇袭、集中这三个战略要素,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给予敌人致命的一击。像闪电一样击打敌人,并且第一次作战就将敌人的军队和军事基地留下巨大的创伤。
在《孙子兵法》中,对闪电战的描述是: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求的就是快,出其不意就杀掉了敌人的锐气,让他们“再而衰,三而竭”。
闪电战术依靠的并不只是地面上的装甲部队,而是先用飞机在天上为陆军开路,其次是炮兵先上,轰得敌军部队如走兽四散,找不到北。
所以陆军才能所向披靡,用坦克等装甲车直接对敌军实行重重包围,一路向前。最后还有步兵紧随而至,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善后工作。
所以这其实是空军、坦克兵和步兵之间的协调作战。所以闪电战非常注重制空权,在闪电战开始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敌军的机场炸掉,并且将敌军的指挥部和军工厂等战略重地统统扼杀在“摇篮”里。
除此之外,空军的目标还有很多,比如一直在天上进行飞行侦察,实时向地面的指挥部提供情报信息,而且只要地面部队有任何受阻受困,飞机马上在天上进行掩护,对地面的敌军实施打击空袭。
可以说地面部队之所以能够快速扫平障碍,空军是居功至伟的。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把自己整理的“闪电战”理论报给了德军参谋总部。
“闪电战”理论在第一时间就受到了德军参谋总部的欢迎,巴扎特更是对闪电战理论十分推崇,认为“这就是我想要的。”
作为一国最高掌权人,巴扎特十分清楚德国的优势和劣势。相比于英国、法国这些殖民大国,德国的生存空间十分狭小,各种资源不足,很容易陷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