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的吐沫星满天飞,直把李渊讲得哑口无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动李渊即刻起兵。
李渊心烦意燥,忙忙端起堂案上的水杯,大口喝水。还没来及喘口气,这时行军司铠文水人武士彟(音yuē)、前太子宫太子左勋卫唐宪、唐宪的老弟唐俭,都来劝他起兵。
李世民这小子真有本事,什么朋友都能结交,什么样的人都能拉拢。
唐俭满面诚意,拉着李渊的手劝说道,“你北方跟东突厥汗国结盟,南方大量招收英雄豪杰,用来夺取天下,这是上古子天乙、姬发的事业啊。”
“我就是一个晋阳留守,说实在的,我不敢上比子天乙、姬发,私下里讲,就是苟活于乱世。拿到桌面上说,不过拯救苍生黎民于水火,平定祸乱而已。隔墙有耳,不要口无遮拦,多说话没有好处,只会带来灾祸。”
李渊闷头喝水,好像几天没喝水一样,牙龈也肿胀起来,竟然起了满嘴口疮。
“哎呦,你们这是想气死我呀。二郎,你这个混蛋,就知道起兵、起兵的,你父亲心里就像油煎一样难熬啊!”
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李渊整个人就崩溃了。
“啊!啊!你们再逼我,我就不活了——”
“你不活了,我们都活不了。”刘文静啪哧一声拍了一下堂案,忽然站立起来,“唐公,不要死脑筋了,长痛不如短痛。现在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不如直接起兵,争取主动。趁圣上远在三千里外的江都,鞭长莫及,杀进东都,一战功成。”
树不经百斧,人不经百言。李渊当天派出密使,去河东郡召回李建成、李元吉,派人将家人从长安接回晋阳,为举兵做准备。
当日,李渊大开粮仓,赈济贫民,投军当兵的青壮年趋之若鹜。李渊命分为三军,三军再分左右两翼,通称“义士”,裴寂、刘文静、武士彟等人尊称李渊为“大将军”。
李渊设“大将军府”,命裴寂当秘书长(长史),刘文静当军政官(司马),唐俭及前任长安县政府民兵司令温大雅当记录官(记室),温大雅仍然跟他的老弟温大有,共同管理大将军府机密案件。
武士彟当军械军事参议官(铠曹),刘政会及武城人崔善为、太原郡人张道源当民政军事参议官(户曹),晋阳县长、上邽人姜谟当考核军事参议官(司功参军),太谷县长殷开山当秘书(府掾)。
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及鹰扬指挥官(鹰扬郎将)高平人王长谐、天水郡人姜宝谊、阳屯,分别当左右两翼六军指挥官(左右统军),其他文武官员,依照他们的才干,授予官职。
又封世子李建成当陇西公、左翼禁军司令官(左领军大都督),指挥左翼三军。
封李世民当敦煌公、右翼禁军司令官,指挥右翼三军;各自设立官属。
东突厥汗国派柱国康鞘利等,送战马一千匹给李渊,要李渊收购,多少都可以,只看李渊需要;并承诺派大军护送李渊东渡黄河。
一切准备停当,按照师出有名的说法,李渊令刘文静草拟诏书,意思就是对外宣称,本府接到江都圣上密旨,带兵东进勤王。
李渊召开军前会议,宣读事先写好的诏书。精选三万人马,亲自带队,趁着夜色,沿着潼关御道,马蹄声声,一路向东。
晋阳大军日夜兼程,人不下马、马不解鞍,第二天拂晓,兵临东都城下。
远远望去,靖王府硝烟弥漫,空气中充满着血腥的味道。
李渊下令,围而不攻。锁住靖王府四周,让援军无法靠近。
晋阳叛军站在外围坐山观虎斗。一个个悠闲自得,就像看风景一般。
王世充军队已与瓦岗集团战队对峙洛水,双方发动几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