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忙碌之时,程弯弯给工坊里的工人都放假了。
上辈子九十年代时,每年秋收学校甚至还给学生们放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忙收稻子呢。
炎炎烈日之下,村民们都在地里忙碌,上至六七十岁老人,下至四五岁孩童,都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一年,程弯弯就轻松多了。
她家里十个长工,这点事情就不需要她亲自下地了,她让马婆子煮了消暑的茶水,每隔一个时辰就送到地里去,免得忙碌的人中暑晕厥。
五六天时间,家里的稻子就全都收起来了,晒干脱粒入仓,全部忙完后,半个月过去了。
稻谷满仓,这是农村人最高兴的事情。
老赵家也要办喜事了,是赵大旺和王大麦的婚事。cascoo.net
端午节的时候,两家就定了婚期,在七月下旬,也就是秋收一忙完,就得赶紧忙婚事。
农村里没那么多讲究,也就是现在日子好过一些了,才提前备办了不少婚礼需要的物件。
赵老太太准备了不少聘礼,文氏还私下添了一些,同样的,王家也陪嫁了不少嫁妆,用牛车拉了三四趟才全部拉过来,在村里算是独一份儿了。
成婚这天,是个大阴天,热了这么久,突然凉快起来,让老太太直呼大吉大利。
“老大媳妇,你今儿啥都不用做,你来当主婚人。”赵老头子抽了一口旱烟道,“你来主婚,他们俩孩子以后的日子一定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程弯弯有些汗颜。
哪怕是在不讲究礼数的现代,也不会让她这个死了男人的寡妇来主婚,老赵家真是一点都不避讳。
她扭头看向村民们,大家也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并未觉得哪儿不妥。
倒显得她有点迷信古板。
于是只好答应下来。
天色渐渐亮了,院子里越来越热闹,老赵家还请了喜庆的敲锣打鼓列队,让这喜庆更上了一层。
“新郎官终于收拾好了!”赵媒婆拉着赵大旺从屋子里出来,“几个一起去接亲的小子穿好衣服没,赶紧过来!”
赵大旺穿着一身大红色的新郎服,脸上应该是被处理了一番,显得白白净净,有了几分俊美的样子。
一起去接亲的就是自家的兄弟,赵二旺,赵三牛,赵四蛋,再加本家的赵铁柱,四个人,成双成对,数字吉利。
人到齐之后就出发了,两家距离并不远,步行前去即可。
迎亲队走在前面,后头是敲锣打鼓的队伍,再后面跟着村民,还有无数爱热闹的小孩子们。
上回赵二狗成亲,算是大户人家结亲,而这次是村里人自家办喜事,两者完全不一样,村民们更有融入感。
程弯弯坐在院子里,听着热闹的声音渐渐远去,她自己也闲不住,去后头帮忙。
文氏是赵大旺亲娘,今日就没让她当主厨,而是请了村里会做大锅饭的人过来掌勺,文氏和孙氏都在边上帮忙。
老赵家的饭菜准备的也很丰盛,虽然只有六个菜,但有鱼有肉,搭配的很好,若程弯弯家的宴席算第一,那么,老赵家就算是第二。
“大嫂,你咋来了,这里烟大,你去外头坐着。”文氏过来抢走程弯弯手里的活儿,“你今儿是主婚人,不能弄脏了衣裳。”
程弯弯无奈的道:“当初二狗成婚,你可是从早忙到晚,我哪能躲在外面偷懒,摘青菜而已,多大点事儿。”
孙氏凑过来道:“等大旺成亲后,紧接着就是春花了,大嫂能不能帮忙给春花介绍个好的,我一辈子记着大嫂的好。”ωωw.cascoo.net
“好不好,也得春花自己喜欢才行。”程弯弯麻利摘菜,“这事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