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一句,这么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无论是院试,乡试能自己走出的有几个?又因为身体差,中途晕倒在考场的又有多少?您可知,就这一点,就让多少学子止步终身?”
您可知,就这一点,就让多少学子止步终身?”
“如果您想通这些问题了,您就不会觉得种地这件事儿是浪费时间了。读书不能死读书,要用脑子读书。”
“不是徒儿自夸,最好的例子便是阿嗣。阿嗣在您教的那群学子中,除了学业文采是拔尖的,是不是连身体都比旁的学子好?平日里很少生病吃药,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很少生病这个理,说不对吧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阿嗣一到休沐的时间,回到家除了完成课业,就会帮家里干农活,他自己都知道两者之间有极大的关系!”
姜婵宁说完,屋子里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华启阳想起来以前很多的事情,对比了无数种情况,发现真的如姜婵宁所说。
即便是当年自己从考场里出来,也是脚步漂浮,硬撑着一口气出来的。回到家以后,硬生生睡了三天才缓过来。
这也是自己意志力强大,撑到结束,若是当日自己晕在考场,怕也不会有今日的华启阳了!
再看那些学子,近几个月来学子的精神状态是比之前好很多,华启阳猜测应该是上次姜婵宁给陆北霄熬药散发的异香所致。
据他所知,那日的异香不仅对暗卫的功力有帮助,对学子们的学习也有极大的益处。
若不是那次的原因,估计学子们的进步不可能这么快。
那再往前呢?好像他带过的所有学子,都如姜婵宁描述的那般。
即便是当年自己在太学的时候,对于朝堂上官员的所见所闻,也如姜婵宁所说。
官员对百姓知之甚少,对民生一窍不通。
真正有用的官员,要么在官场浸淫了几十年,摸爬滚打出来一些为官之道。
要么就是下放至外地,去到各个州府县镇历练七八年才懂这些东西。
若说是新晋官员,是极少有人懂这些东西的。
在京城不乏有世家子弟入朝为官,但是全都是纸上谈兵,并无实用。
思及此,华启阳也觉得事实确实如此。
“那就按你说的来吧!我已经通知了各位学子,明日后日两日时间,全部到新学院报到,同时后日开启新生报名,招收满三岁的新学子。”
“行!明日起十二夫子也将会到学院报到,分管各个分院,同时给学子们授课!只不过授课程度的不同,原来学堂的学子还需要师父您亲自带,新入学的学子则按年龄划分给不同的夫子。”
“今年刚开始,暂时只招收二百个新学子,时间五天,一会我派人给城里传个消息,让秦大人将这个消息散播至全镇范围内,至于青城县那边……也给赵大人传个消息过去,报名采取自愿,我们不强求!”
华启阳点点头,“按你说的办吧!不过这束脩怎么收?我看了你那学院的环境,很不错,又临近‘不羡仙’,应该不便宜吧?如果束脩贵了,为师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来!”
姜婵宁淡淡一笑,“束脩您之前怎么收的,这文理学院继续怎么收!”
华启阳一惊,“若按为师之前的做法,你这指不定不赚钱,亏钱还是肯定的!当初有好些有天赋家境又贫寒的学子,为师不忍心他们被埋没,都是随便收几斤米意思一下就行了。你若也这样行事,怕是有好多贪便宜的人,会把自家孩子送来。”
“无碍,我本就不打算用这个赚钱,开设文理学院的初衷就是为大家有一技之长,为了给天盛培养各类人才的。我不仅不会收很贵的束脩,相反凡是品学兼优的学子,还会设立一定的金钱奖励!我将称之为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