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雅丹不同的是,“灯笼花”不在田里地间往艾华身边凑,而是在下工后,以去知青屋后面第五排她二嫂家的借口,希望能遇到艾华,但这样做成功的概率不高。 后来,她也不掩饰,直接走进艾华的住室,与屋里的知青们说说话,没聊上几句,就主动与艾华搭腔。 由于她总是往诗词歌赋、音乐美术方面扯话题,慢慢地,其他知青知道“灯笼花”是为艾华而来。以后她再来,他们就有意避开,这给了她极好的沟通机会。 从她那里,艾华才知道,自己到村里那天,“灯笼花”也在迎接的人群中,并注意到了自己带的那把乐器,还凭她的感觉,断定自己爱好文学。问她这样猜测的理由,她解释说,爱好音乐的人往往对文学有兴趣。 但她没告诉艾华,孟雅丹那天也在其中、并且帮助卸过行李的事。好一个思维缜密、善于观察的女孩子。 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时间一长,年轻人接触一多,相互了解熟悉了,他们这些同学历的同龄者,因性格和志趣不同,交往上,有人自觉不自觉地调整了对象,有几个组成了新的群体。在下乡知青“自愿配”的基础上,他们劳动中用情、爱和各自心里装着的故事,消磨时光的平淡,消除劳动的疲劳。
只有回乡知青吴小秀与其他知青不交往。这个大队副支书吴立仁的女孩子,细腻的皮肤,圆润的脸庞银盆似的,算不上秀气,与其名字不相符,也与这地方美女的标准不搭边。但她眼里透出那明亮亮、温柔柔的光,以及少声慢语,有副高贵的派头。
在大伙儿的眼里,她是傲慢,副支书的女儿有啥了不起?上了高中眼里就没有我们文化少的农民了?小伙子们都知道,小秀眼光高,根本看不上自己,自然没有求婚的奢求。时间一长,她变得可有可无,队里人似乎忘了她的存在。吴小秀也落个自由自在,心平气静,无虑无求,从不考虑别人对她的闲言碎语。
下乡和回乡知青青春的身影走进田园很长时间了,以阮立富为首的年轻男社员们不甘寂寞,又有了新作品,这就是评出了招蜂引蝶的“八朵花”:
头朵花,是“水荷花”儿周小荷;二朵花,“兰花花”儿兰翠娥;三朵花,“三笑花”儿梅笑倩;四朵花,“海崖琼花”儿方琼枝;五朵花,“牡丹花”儿王牡凤;六朵花,“灯笼花”儿高登荣;七朵花,“七仙花”儿祁先珍;第八朵花嘛,就是“八雅花”儿孟雅丹。
据“圆眼”张有青向罗曼爱透露消息:“产生八朵花的原则,首先是按容貌。容貌相当的依身材。最后是神态,有文化的阮立富称为气质。由于各人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为此,十多位年轻汉子们好久还争论不休,最后勉强统一意见。”
罗小媳妇笑弯了腰。
“圆眼”又不无得意地悄声说:“小荷被评为“一支花”是我的坚持呢。”
“圆眼”向罗曼爱反复交待:“千万别说出去,我是相信你才跟你说,若外人知道了,说我们是色鬼色狼不算,那些没评上的姑娘会骂我们的哟。”
随后,他补了一句:“特别是关于小荷‘一支花’的事,记住啊。”
可是,罗曼爱这个快嘴媳妇很快把“圆眼”的话传了出去,加上“小广播”王勤等娘们的出色宣传,全小队甚至全大队的人都知道了。
知青组的小伙姑娘们得知后,纷纷议论起来。
江留东笑嘻嘻地说:“看起来,‘圆眼’眼里有周小荷了。”
小荷立即红了脸,低下头去。
刘大树细细品了品八朵花,觉得吴先珍称为‘七仙花’不好理解。这天晚上,他到住后院的记工员贺祥新那儿问原因。小贺看到大家都知道了,也不掩饰,告诉大树说:
“戚先珍被评为‘七仙花’,是因她总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儿,加上‘先’字与‘仙’”同音,所以被大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