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啥想法呢?”
但是,无论父母怎么劝说,大儿子艾成还是不同意结婚。
他对父母说:“上次去场里招工的人说了,凡结婚的知青,表现再好,一概不要。我不想在哪儿过一辈子。”
父亲说:“你看咱家这状况,你奶奶八十多了,还有个小妹妹和两个一两岁的小弟弟,需要人照顾。再说,你们俩也不小了,该结婚了。你在林场干,也算有工作,有收入,慢慢能养家,有啥不好?” 但没做通工作。
艾成哥每次回家,父母都说结婚的事,他坚决不同意。这样三番五次地唠叨,艾成哥干脆不愿回家了。
父母双亲毫无办法。
但此时,父亲突然想起个主意,说:“在炉水城工作的孩子他五姑夫,有能力,会说话,又热心,平时在孩子面前威信高,不如请他跑跑腿,先不招呼,直接去林场,把艾成领回来。”
母亲高兴地说:“这倒是个办法。那就试试吧,说不定孩子会给他姑父面子的。”
父亲跟休班回到老家的孩子五姑夫说这事,五姑夫欣然接受,说再跟单位去个电话,找人替我三天班。
除了艾华,家人谁也没去过“三八西”。因此,十多岁的艾华就成了带路人。
去“三八西”的几种交通方式,这些年来,艾华都尝试过。
这次作为领路者,艾华选择的是沿公路步行。因坐小火车吧,担心没准点,怕到了车站,车早开走了。另外也借不来自行车。
他对姑夫说:“场里的拖拉机手我认识,说不定可遇上。”
但是,艾华根本不知道,那天,“大胶轮”在场里没动窝,“井大眼睛”钻进修车棚里,将一人多高的大轮子卸下来,正给车轴换油呢。
艾成哥见姑父和弟弟步行几十里路,累得一塌糊涂,先是吃了一惊,知道来意后,左思右想,虽不情愿,但看姑父面子,加上不想再让父母亲生气,不再坚持了,向场里请了婚假。
娶亲那天,艾华跟着舅舅一起到了陆畈。舅舅担上一挑子新娘子的嫁妆,艾华肩背着装有陪嫁新衣的包袱,翻山越岭几十里,把新娘子接回了家。
新房前一段就经过了布置。
请会木匠活的亲戚打了一张宽大的木床,一只木箱,一个脸盆架。
艾成哥不在家,艾华跟着母亲进了城,到全巿最大的百货大楼,楼上楼下跑,买了小镜子,木梳,蓝花塑料门帘,布蚊帐。那绣花枕巾、开水暖瓶和搪瓷脸盆上,都带双红囍字。还买了两双刚刚出现在市场上的尼伦袜。
父亲还到五里外的街上买了十八斤白花花的棉花,打了两床厚实的棉被套回来。母亲请本家那位儿女双全的弟媳妇刘玉梅,用红被面套了。
木床上面,铺垫着厚实稻草,床单下垫了两床棉絮。
两床新被子叠为长条,成一字形,摆放在床靠墙壁的一侧。
两条长长的喜字枕巾整齐地搭在棉芯枕头上。
喜糖有,炒熟的花生有,瓜籽也有,一部分还藏在被单、枕头下,是给闹房的孩子们准备的。
艾华家倾其所有办娶儿媳婚礼,父母心里却不是滋味,觉得简单了。
这天,艾成哥收到了一封信,打开后,好看的钢笔字立即跳跃出来: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贺柬》
艾成挚友并转尊夫人: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在红霞万朵、载歌载舞国庆之佳节,喜闻二位凤落龙盘,醉香芬芳,绿叶盛花,红光满庭,吾等身在黔原,心花怒放,喜贯满腔,寄书致以热烈祝贺,谨向尊府老幼俯首恭喜!
雾集岭山乡赞歌响,耀湾境内尽朝晖。春临贵府,可贺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