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依百顺,把他的奋斗精神,以及不满足现状的个性磨没了。
如今,对于妻子不同意他下海,振君说:
“这样也好,过着简单的日子,省去很多心。
不过,我以前那种对生活没完没了的企盼,好有趣,也好操心费神。”
自洁道:“你还有这些心路历程?”
振君道:“是的。告诉你几个例子吧,小时候,受运动风浪的侵袭,我家住进了农村。
那地方离集市几里路,有时仅为买一斤盐,二两油,须费个把小时,来回累得腿酸。
气恼时,我就想,有一天能住到街上去,买菜购米什么的,就在家门前,该有多好。
其实,那街只是再小不过的农村小集,只一条街。
两旁是土屋茅草房,中间一条不宽的土路,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形成一斜坡。
遇到下雨,满街满路的泥泞。赶集人在泥土中,或着雨鞋胶靴,或干脆光着脚。
卖东西的人头戴斗笠,或披一身草衣,出售自家产品。菜担、杂货篓子也在泥地里放着。
不到中午,集市上人就散去了。
只剩下两个小小的国营的百货店和土产门市部还敞开着门。
更重要的是,我家住的地方只有小学,到上中学时,要跑十多里路。
那时的我,能住到集上去,是最大的愿望。
后来,我家搬到了集上,买常用的物品,不须跑远路了。
我实现了愿望,高兴了好一阵子。
但是,问题又来了。买稍好点的衣服和物品,尤其是去看病,镇里强得多。
我想,能住到镇里,该有多好。
没两年,我家搬到镇上,更高兴了。
乡镇有中学,但我却升入了高中,又须跑几十里路,住校读书。
此时,能住到县城,又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后来我家搬到了县城,自然兴奋无比。
再后来,我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单位却在市郊。
虽比乡镇和县城强得多,但文化生活还不丰富,须跑十几里路才到市中心。
于是,我天天盼着通往市内的一段路修得平坦些,能通一趟公交车。
或路旁多一些建筑,尽快与城市连接成一体,这样,自然就会繁华热闹起来。
抱着这一期待,我留意省报、市报上寻找建设发展新信息,新动态,憧憬着现代化工厂一个个建起来。
没等到与巿区连成一片,我调到了现在的单位。
地处市区,路好了,车多了,楼多了,街道繁华,灯红酒绿,熙熙嚷嚷。
文化宫,电影院,公交车,生活十分方便。
我的愿望一步步实现了,没有那些期待,但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又勾起了我新的企盼。
所以,我想下海。”
自洁听到这里,说:
“哎!你这样期待下去,何时是个头呢?你过得好辛苦!”
振君说:“是啊。我在想,那些不吃国家粮的人,还跑几里路买油盐的人,是否像我当年一样,企盼绵绵无绝期呢?”
自洁说:“可能有的人与你一样,在不断的企盼和希冀中度过。
但我认为,如果不是苦寒荒漠之地,住在哪儿,都有长处,也有不足。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这些。
还是苏东坡那句诗说得对,‘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人尽其才,把眼前的事做好,就是充实的人生,也是对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