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真材实料的。
“哦?舒川乡还有如此贤才?快带我等去。”
两名衙役对视一眼,非常的高兴。
高兴的原因是,他们可以早点完成任务,返回县衙了。
在一群百姓的引领下,两名衙役很快就找到了那位贤才孙承泽的家。
孙承泽本来家境还不错,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不愁吃穿,还有很多书籍可看,所以这才是积累了许多知识,等到了一定年纪后,只用了一次乡试,就考中了秀才。
很可惜的是,乡试之后,孙承泽的父亲便因病逝世了,孙承泽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决心守孝三年,在这三年期间,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守候在父亲的灵牌前,哪怕是错过了县试,也是并不在乎,所以孙承泽的孝名,在整个舒川乡,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三年之期过后,孙承泽家里便入不敷出了,因为只有一个母亲在做短工,孙承泽不忍心母亲受累,于是经常出去做工,补贴家用,正是因为如此,孙承泽才没有时间温习课业,也没有余财去考县试了,就此沦落,实在是让人叹惋可惜。
但是。
天无绝人之路。
已经快要贫苦到极点的孙承泽,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小孙,县衙的衙役来了。”
院墙外,有一个邻居大声喊道。
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孙承泽,稍微愣了愣神,显然不知道衙役来这里作甚。
这位衣着破旧的孙承泽,年纪不过是二十出头,十分年轻,面容清秀,身材消瘦,身上有着一些书卷气,但是不多,毕竟经过了好几年的做工,渐渐的消磨改变了他身上的气质。
“你就是孙承泽?走吧,去县衙一趟。”两名衙役进门,直截了当的说道。
孙承泽望了望门外围观的百姓,拱拱手问道:“敢问官爷,小人可是犯了什么事?”
两名衙役连忙避开孙承泽的行礼,说道:“莫要叫我二人官爷,我二人可承受不起,你就随我们走一遭吧,说不定以后我二人还要仰仗你呢。”
低矮院墙外的众多百姓,也说道:“小孙,你就去吧,有好事,家中我替你照顾。”
“小孙,你家要转运了,你要发达了。”
虽然不明就里,一脸懵圈,但是孙承泽还是随衙役走了,毕竟他知道,淳朴良善的乡亲们不可能坑他,说是好事,那么就一定是好事。
到了县衙后,不出意外,年轻且才气名气都极大的孙承泽,获得了县令的接见,他也将其余候选人比下去,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平阳县衙的文吏。
这位孙承泽,便是从一名小小文吏开始,渐渐的走向了成为一代名相之路。
显而易见。
这就是百姓举荐制的好处了。
能够从百姓当中,发掘出真正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不仅仅能力出众,同时还会受到百姓的爱戴。
正如孙承泽一样,通过百姓举荐,一大批人才走进了官场,给原本死气沉沉的官场,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