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征战在五胡时代 > 第33章 书圣的绥靖建议

第33章 书圣的绥靖建议(1 / 3)

七日后的太极殿上,孔严将审理殷浩一案的供状,当众奏禀。

一切皆已明了,殷浩确以个人私利,嫉妒之心将姚襄逼上了绝路,使其孤独一掷偷袭京师,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用现代的话来讲,殷浩丧失理想信念,背弃职责使命,罔顾中央三令五申,大肆干预插手地方政务,从深受信任的朝廷大员沦为法律秩序的践踏者,严重破坏朝廷公信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原则,对朝廷不忠诚不老实,隐瞒不报个人有关违法事项,在组织面前不如实说明问题,推诿责任,公器私用,纵容默许属下魏憬打击报复,把朝廷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丧失道德底线,严重违反朝廷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教唆、受贿、贻误战机,劳民伤财等等二十七项大罪。

根据吏部尚书王彪之的提议将殷浩贬为庶人,流放到东阳郡信安县(今浙江衢州市),永不录用。

魏晋时期,对待名士,尤其出身士族的名士,这已是最严厉的处置了。如换在我大清,那可是凌迟之罪,家属宁古塔,属下将领一概斩首。

按照一个心照不宣的老传统,这次大叛乱的重大定调结论,得给那个手握重兵的荆州桓温送去一份。

果不然,几日后,桓温的奏章到了。

给事黄门侍郎谢万手捧奏章在太极殿上念道:“……臣闻殷浩因一己妒忌,不顾大局,逼反姚襄,但只处罚殷浩一人,臣不敢苟同,自殷浩北伐以来,先有许昌一战两万大军全军覆没,兖州刺史蔡裔阵亡;后有八万大军被姚襄击溃丢失寿春、历阳重镇,冠军将军刘洽及三千士卒被溺死淮河,损兵折将;更有建康遭此大难,陛下、太后九死一生,死难将士、百姓多达数万,造成全面损失难以估算,仅仅处罚一个殷浩,不足以平民愤,正官场之风气,如朝廷不加以处罚其他相关人氏,恐我大晋国威不在,必被人所耻笑……”

听到这里,司马昱英俊面庞涨的通红,脑中如遭重击,后面的话听不清了,只听得这个相关人士,不就是指的他吗?

是他司马昱一再邀请闲云野鹤的殷浩出山做官,并培植成以他为首的清谈派主将,用来对付日趋做大的桓温荆州派系。

“渊源不起,当如苍生何。”不就是从他和刘惔、王濛等名士口里传遍江左大地的嘛。

殷浩北伐,也是他一力支持,摒弃众议,毫无保留。

自己不好亲自出口反驳桓温的奏章,而他的亲信党羽刘惔、王濛都已在前几个月相继病故,谁敢冒着得罪桓温的危险出来替他反驳呢?

正胡思乱想间,大文豪,尚书郎孙绰出来了,他虽然不是清谈派,但更不是荆州派。

“启禀陛下、启禀太后!建康之难论起过失,那必将兴起一场大狱,牵连人士太多,恐令朝局动荡,人心不安,且太后前日已示下奖惩措施,并明令有司今后选拔任用大臣的策略,臣建议此事到此为止的好。”

“嗯,尚书郎所见甚是,但……”褚太后也是这个意见,但如何答复那个桓温呢?桓氏子弟都在朝堂,他们的对话不几天就到了桓温的耳朵里了。

“陛下、太后,臣认为这样比较合适。”

大家循声望去,“哇!”是不大爱说话的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王羲之。

大书法家王羲之本不爱做官,在卸任江州刺史后,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司马昱和殷浩四年前将他生拉硬拽出来,是想利用他的名望,壮大清谈派在朝中的势力,抗衡桓温。

但王羲之也看透了这点,并未真正的加入到清谈派阵营,整日里吟诗纵酒,写字会友。

清瘦矍铄的王羲之接着道: “殷浩北伐时,臣曾修书给他,不建议此时

最新小说: 恶人相爱 娇娘二嫁 念念勿忘 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 掌上明珠 恋爱困难少女 变成路人甲后(女尊) 大明一家人 妈妈是虐文女主怎么办? 御赐第一女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