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想办法才行。
而糜竺凝视着这一路的荒凉,也不禁叹息。
此地倘若要恢复生机,还得费一大番力气。
再走了半日,到达一处溪边,大军停下来休息。
苏哲看了看后面的队伍。
原本出发时三千人马,因为一路上流民和降卒的加入,变成了五千人的大部队。
如今一眼望去,衣着混杂,相互搀扶,看起来倒像是在逃难。
苏哲无奈地笑了笑。
溪边歇息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鱼!鱼!”
闻言,呼啦啦就过去了一群人,跑到河边去捕鱼。
有剑的用剑,有矛的用矛,又是刺,又是砍,还有不怕冷的,干脆下水去摸鱼。
捉了一阵,还真的捉上来四五条。
士兵开开心心挑来几条送给张辽,张辽便找人烤了起来。
苏哲也慢慢踱到水边去看。
水里果真有不少鱼,但是游动极为灵活,站在岸边的士兵,举着矛刺了十几次,愣是一次没刺中。
苏哲看了一阵,便走了回来。
糜竺给苏哲递来一碗水酒,一脸和风煦日般的笑容:
“苏先生也对捉鱼感兴趣?”
苏哲将水酒一饮而尽,咂吧咂吧嘴:
“捉鱼,我可不在行。”
“只是,既然可以捉鱼,也便可以养鱼。淮南之地,处处是水,鱼塘倒是不多。如果多建鱼塘,就算歉收之年,仅凭鱼肉,也可养活不少人。”
糜竺闻言沉思了片刻。
如今隔年便有灾荒,仅靠种地无异于靠天吃饭 。
如果能够大力发展养鱼,确实能够减小灾年的影响。
当即点头应道:“苏先生,这个法子倒是可行。”
苏哲点点头,指着周遭的荒山野岭给糜竺看:
“糜别驾你看,那些山脚下有不少野桑树。如果在桑树旁扩出水塘,引江河之水偕同鱼虾进入,那么就可以桑树养蚕,以蚕沙喂鱼,再以掺杂着鱼粪的塘泥滋养桑树。”
糜竺圆润如玉的脸,惊讶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本以为只是多建鱼塘而已,没想到苏哲居然能想到把鱼塘建到桑树边去,然后利用不同物种之间的特性,设计出如此精巧的循环,相伴相生,相互增益。
关键是,虽说闻所未闻,但细细一想,却是完全可行!
没想到这个苏先生,见识如此广博。这是随口就放了一个大招啊!
苏哲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
“如此建成的桑基鱼塘,春夏有桑葚,终年有鱼吃,还可以卖蚕茧,甚至建造纺织作坊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如此循环不止,当地人还用担心天灾饿肚子吗?”
糜竺当下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苏先生挂职军师,但这头脑,如果来理政,恐怕要不了几年,便可富国强兵,重整河山了。
难怪刘备对苏哲如此器重。
平素持重的糜竺此刻已经无法平静了:
“苏先生一言,真是拨云见日!此举若成,不仅可以造福淮南,也可以造福天下所有因为天灾不能饱腹的州民啊!”
苏哲浅浅一笑,并不在意赞颂之词。
毕竟这个桑基鱼塘系统,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他一个现代人,想不知道都难。
苏哲起身,去给二人又斟了一碗水酒。
一口饮尽,苏哲擦擦嘴,继续发表自己的想法:
“但我料想那寿春和淮南城下,应是耕地居多。毕竟,人不能不吃五谷杂粮。淮南之地多稻田,也可让州民在稻田中引入鱼苗,在田中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