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逃脱他们的搜捕,又往哪里逃,萧楚早在处理两名壮汉和清理血迹的时候,已经完全考虑清楚了。
他现在非常感谢父亲,在他们逃到江陵府落脚隐居后,父亲除了教他一些家传武艺外,还坚持给他传授一些天文地理文学等知识,让他对天下大势和大宋的山川地理有比较详细的认识。
靠着从脑海中搜寻出的记忆中的地图,他知道自己只有往北面逃,才最有可能逃脱那帮人的搜捕。
因为东面是自己萧氏家族的祖宅之地,十年前就被黑衣人突袭灭族,现在还在追杀他们这些侥幸逃得性命的族人,那个方向定然还被他们关注着,肯定是不能去。
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旷野,人口稠密,虽说大隐隐于市,但正因为人多,才更容易被人看破行迹。
西面是崇山峻岭,特别是过夷陵上巫峡后,猿猴难攀,自己能不能穿过重重山岭到达蜀地,实在难说。
只有北面,虽有山林,但没有西面的山高陡峭,行走相对容易,还能利用山林的掩护躲避追捕,并且北上千里之外,就是宋辽边境的雁门关,此处人员混杂,更容易隐藏和逃跑,一旦被人发现,还可逃到契丹境内躲藏。
萧楚上岸后,就沿着襄河一路北行,渴了就捧口河水喝,累了就随处寻块隐蔽的草地躺着休息会,饿了就吃口包袱中带的糠饼。
这些饼子是临上岸时,潘大娘将船上仅剩的四块糠饼、二两多碎银及萧楚换下来还未晒干的衣服一起用一块粗布包裹了给他的。
如此行了两日,其中有两次差点与搜捕的人迎头撞上,幸好他发现得早,及时躲进河边的芦苇荡避开了。
眼看着包袱中的糠饼吃完了,且现在即将离开江陵府地界,进入荆门军地界,那伙人应该还没来到此处搜查,萧楚便进入襄河边的一个村镇,买了一些馒头后,继续趁着落日的余晖赶路。
走了一会,天色完全暗了下来,萧楚一边享受着河风拂面的清凉,一边聆听着夜间的鸟鸣虫唱赶路。突然,他意识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氛。
以前农忙时节,萧楚也和父母一起夜归过,当他们行走时,周围的夜虫会受到惊动而不再鸣叫,等他们走过去后,又会重新鸣唱。
而现在,他发现他根本就听不到身后的虫唱声。
身后有人跟踪,萧楚额头冒出了冷汗。连日来的家庭巨变和逃亡生活,让他紧张之余,心头反而更加冷静。
身后之人在发现他后,并没有动手,应该是人手不足,心有忌惮,所以才采取跟踪之法,并且有极大可能另安排有人去通知其他人员,一起过来围捕自己。
必须趁着对方人员还没到齐,形成合围之前,摆脱跟踪。而要摆脱跟踪,就必须先干掉身后的尾巴,萧楚边打量着四周的景象,边快速地计较起来。
很快,萧楚心中有了主意。他转身就向着襄河边的河滩走去,觑着一片芦苇荡,就钻了进去,潜伏趴在了芦苇丛中。
不一会儿,就听见有人踩在芦苇上发出的呲呲声跟了进来。
萧楚借着模糊的星光,透过芦苇的缝隙,看见两个黑乎乎的人影,鬼鬼祟祟地进入了芦苇荡,在水边搜索了一阵,发现跟丢了人后,便交头接耳商量了一番,然后便出了芦苇荡,分开守在了芦苇荡的两头。
显然,他们知道在这漆黑的夜晚,仅凭他们两人是不可能在芦苇荡中把萧楚搜查出来的,还不如守在外面,等前去通知的同伴叫来更多的人后,再来合围搜查,萧楚就插翅难飞了。
萧楚蹑手蹑脚地跟在两人身后,见两人分开,一人留下趴在了芦苇荡边的一丛草甸里,探出半个脑袋不时向四周张望,另一人往北去了。
萧楚见两人分开,知道机会来了,便反身进了芦苇荡,将腰带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