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当然不希望晋国与楚国达成任何的合作,那将使吴国失去可以狐假虎威的依仗,再来会让形势朝着未知的方向演变。
智宵在阖闾的葬礼上见过伍子胥几次,只是两人从未有过语言上的交流。
伍子胥本是楚国贵族,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储君熊建的师傅,熊建被大夫费无极陷害,期间伍奢遭受牵连被楚平王连同长子伍尚一起杀害。
那一次风波让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阖闾的重臣。
伍子胥的名叫员,子胥是他的字。他的情况比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孙武有点不同,有获得一块食邑,只是依旧没有世袭的资格。
“智世孙,魏宗子、韩宗子。”伍子胥将智宵排在问候致意的第一位。
智宵、魏驹、韩庚自然是回礼,口称:“伍大夫。”
孙武也是行礼致意,智宵三人回礼问候。
几个人是在辕门外相见,随后来到一栋三层竹楼的平台之上,分别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这个军团太过于靠近山体,白日里也能听到山林里面野兽的吼叫声和鸟啼声,到了夜晚昆虫的鸣声非常吵。
以地理位置来算,军营多少算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地方,只不过当前类似的景色很普遍,人们看得太多也就习惯了。
坐下的众人谁也没有开口讲话,一边看着周边的景色,另一边等待仆从煮好汤水。
什么汤水?反正不是茶。
饮茶的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很难说得清楚,起初是煮茶再加入很多奇奇怪怪的佐料,后来炒茶出现才变成纯粹的泡茶叶。
现在贵族用来招待客人的汤水一般是骨头汤,讲究一些还会安排上一些剔骨肉,更讲究则是将蜜饯安排上。
汤水煮沸的声音出现,一应皿具也被拿了上来。
仆人拿着长勺子将汤水勾着放入陶盏之中,随后奉上了去掉水份的剔骨肉,安排好了一切再退到一边。
智宵举起盏,比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说道:“且饮此汤。”
众人当然举盏回应,喝下了盏里面的汤水。
在有正事要谈的场合,一般认为谁先开口说正事就会失去主动权,经常会先东拉西扯一番,等待谁先按耐不住。
智宵等人猜出伍子胥和孙武过来是为了楚国使节沈梁诸的关系,他们一点都不着急谈事情,轮流着讲述来到吴国的所见所闻。
其实并没有什么见闻能讲,地处东南的吴国没有多少城邑,国中的人以村落模式分得太散,几乎看不到什么繁华,更看不出吴国有什么潜力。
如果智宵、魏驹或韩庚说出心中的实际感受,不免会伤到吴人的自尊,甚至连吴人的生活习性以及风俗都不能提,要不然就变成是在埋汰了。
吴人到底怎么样?说愚昧,他们喜欢在身上刺青,性格上显得比较散漫,其它的重点就是村落与村落的仇杀很严重,其余倒是没什么了。
当然了,那是站在晋人的立场去评价,换作吴人对晋人的看法能找出更多的毛病,比如晋人最大和最致命的硬伤就是爱内斗。
所以了,其余诸侯国的人跟晋人吵架,不用多哔哔什么话题,直接一句“你们爱内斗”就能让晋人羞愧闭嘴或是变得恼羞成怒。
伍子胥全程做出专注倾听的模样,极少开口说点什么。
一同前来的孙武干脆就是做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看上去好像不愿意来,来了也是要当一个木头人。
他们其实都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吴人,由于各种原因才来到吴国,自己都不确定会不会在吴国待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
只是呢,出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理念和节操,他们在面对有谁说吴国不好的时候,一定会进行相关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