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宵又大出风头。”魏驹羡慕又不甘地对韩庚说道。
韩庚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回应道:“于我(晋国)有利,怎是大出风头。”
是吧?智宵只是智氏的世孙,能够号召卫国和宋国,说出去所有晋人都倍感有面子。
韩庚知道魏驹想跟智宵别苗头,除了大家都是年轻人,谁都不想矮谁一头之外,也是智氏和魏氏在一些领域出现重合的必然结果。
韩氏不一样,几乎跟智氏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再来就是韩氏家风不提倡冲得太靠前,喜欢躲在后面捡便宜。
魏驹被韩庚说得很无语,闷声问道:“驹错也?”
“……”这一下变成韩庚无语。
讲实在话,韩庚不想跟智宵比高低,乃至于很乐意跟在智宵后面被挡风遮雨。
另一方面,韩庚又很希望魏氏能够和智氏弥合矛盾,认为智氏、魏氏和韩氏只要联合起来,不止在晋国内部无敌,对外也能予取予夺。
这种合则利,斗则可能两败俱伤的事情,想来魏氏也是能够看清楚局势,要不然魏驹跟智宵、韩庚一起南下又是为了哪般?
“宵往颍水而去,不知现今如何了。”韩庚改了个话题。
智宵是在六天前离开“新郑”前往战区。
一起跟智宵同去的还有智氏的所有武装以及魏氏的一个“旅”和韩氏的三个“卒”。
这一批不是晋军的晋军,他们将作为第一批介入郑国与楚国战争的力量。
智宵在离开前将出兵的用意说得很清楚,得到了魏驹和韩庚的一致赞同。
说到底,晋国现在根本不想跟楚国开战,可是又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楚国灭掉郑国。
有一批晋军站在郑国这边出现战场之上,楚国将领在战场看到晋军的出现,怎么可能不往细里想呢?
楚国那边很清楚晋国不会看着郑国灭亡,尤其是被楚国灭掉。这个就跟一旦晋国要灭掉郑国,楚国一样不会干看着一样。
此时此刻,智宵就站在颍水北岸,看着对岸连成一片的军营。
郑国遭到楚国的不宣而战,先期驻扎在陈国边境的郑军防备不足,仅是十天不到就被楚军击败后撤,后面楚军乘胜追击,一打直接打到颍水了。
哪怕是到了春秋晚期,事先没有宣战就开打这种事情,传出去还是会败坏名声的。
只不过,楚国只有在得势才会在乎名声,一旦国家声威弱了则是压根不在乎。
这就造成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也就是楚国强大时就是君子,事态对楚国不利则会让他们吼一嗓子“我,蛮夷也!”再各种令人侧目的操作。
其实这很能说明楚国君臣的心里变化,他们有希望成为新一任霸主,肯定是要端着点,告诉列国,楚国也是讲道理的,请他们务必不要害怕;式微就将自己视为蛮夷,无非就是觉得无望成为新一任霸主,不再端着了而已。
颍水的河段有宽也有窄,最宽约是一千两百多米,最窄则是只有二十多米。
在雨水丰沛的时节,颍水还是有一些浅滩,人涉水只到腰部,可以很轻易就渡河成功。
智宵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比较窄的一个河段,两岸相隔只有三十来米。
当晋军出现在颍水北岸的时候,立刻引来了楚军的极度关注,一阵混乱在楚军营地里出现,好一会才慢慢平息了下来。
先有楚军涌到河岸边上,他们也不射箭,只是对着北岸的晋军指指点点。
“对岸何人啊?”沈诸梁问道。
这人是谁?他有一个“号”叫叶公,也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个叶公。
沈诸梁今年已经五十五岁,确确实实也很喜欢画龙,尤其喜欢在画龙时不进行“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