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外的期刊所处的环境是国外的环境。
而中国的地质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说都是要比国外复杂几倍甚至几十倍的。
如果完全地照搬国外的情况,那么他们很有可能输得一败涂地。
上午的研讨结束之后,中午大家简简单单的吃了个便饭就开始了下午的会议。
下午的会议是从大一开始的。也就是说要将上午所讲的内容先整理过之后再进行下一步。
上午讲的内容大家都是比较有共鸣的,也都是有共识的,所以提问题的并不多。
但是下午的就不一样了,下午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将盾构机的使用精细化。
一般来说,精细化同样就意味着高效。
而高效就是搞自动化的人最想要达到的目标。
下午的回忆就是由主办方深圳研究院主讲,然后其他的研究员可以提出问题,并且进行讨论。
而这个方向也是叶和一直专攻的方向。
他听得非常认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了很多条。
当主持人说谁有问题想要讨论的时候,他便将自己的问题和假设抛了出来,以供大家更加深层次的讨论。
他提出的就是算法的进一步更新迭代。
只有这么做了才有可能从源头上提高效率。
不得不说,当叶和这几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会场里很多有名的老前辈们都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
这个来自上海研究院的叫做叶和的年轻人非常好。
他提出来的内容都是一针见血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在核心的领域上。
他的提问明显能看得出来是经过深层次的思考的。
甚至他还提出了一部分可供实践的猜想与解决办法。
这种人才不管放在哪里都是要被大家抢破了头去争取的。
梁研究员靠在椅背上,双手抱在胸前。他脸上看起来带了那么几分满意的笑容。
真不愧是他们郑组长选出来的人啊,这带出来太有面子了。
这就是一浪更比一浪强,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有人提问就有人思考、有人答疑。
整个会场的氛围看起来比上午还要热烈上那么几分。
整整13个小时的高强度脑力思考过后,每一个科学家的脸上带着的都是疲惫又欣慰的笑容。
他们搞技术的。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项目和思路卡住。
而这种研讨会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上卡住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而这一次研讨会的结束,就像昨天那样大家都在自己的桌子上吃饭。
但并不是只按每一桌进行聊天。
叶和突然发现过来找他要微信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好多交换了姓名之后,他发现都是在盾构机方面的大佬,发过无数篇核心期刊论文的那种,而且还是一作。
不过叶和已经修炼到宠辱不惊了,他此刻最大的想法就是赶紧回到房间里面,他要把今天开会接下来的内容全部都在复习一遍,内化成自己的。
而每一个过来跟他要了微信号的大佬,都莫名其妙和善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的大佬还说:“小伙子不错,以后继续努力,迟早有一天可以成为院士的。”
要知道在中国成为院士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一方面要看论文的发表,一方面要看做出来的成果,还有一方面要看社会影响力。
所以大佬们说这话基本上就等于一个美好的祝福。
叶和大大方方的笑着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当然他心里从来没想过当院士这件事情。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