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啧让张曦月打趣笑道;“妹妹要是在,会怎么说?”
顾平用手指拨弄了下张曦月乌黑的秀发;“她自然会说,那群人要脸,我家相公不要脸,他们说不过滴。”
张曦月笑的花枝乱颤,她也相信,是雪怡来接的话,肯定会说这一番话的。
昨日朝会的结束,意味着这件事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但真正等这件事确定下来,已是半个月后。
内阁让吏部和户部联合写折子,内阁那边复核后又是群臣讨论,而不恰当的地方, 又给打了回去写折子,礼部那边也要写告示,然后内阁批复,最后上报两宫确定,这才由内阁草拟圣旨,盖上了大印,随后才下达吏部,让吏部送往岭南左。
总算是能喘息一口出粗气了。
今日吏部和礼部那边同时奏报,文书什么的已经下放。
由自己指引,赵婧当先锋,对于岭南左路的税定和中原一致,同时建造学堂,修缮道路一事,算是真正了结。
不知道是为了庆祝,还是说是很久没有聚一聚吃一顿饭。
今日六王在自己的后花园中宴请顾平。
酒过三巡,穆苏将筷子放在了筷架上看了下坐在自己对面的顾平,又看了下一同过来的王石。
他欲言又止的模样让正在给风雪怡夹肉的顾平将筷子放下;“大哥可是有什么要问的吗?”
穆苏嗯了声,这几天来,他都在考虑一件事。
顾平为什么要在那边推广建设书院。
自太祖立国后,对于岭南左右两路以及蜀州地区奉行的政策,多多少少是偏向于野蛮,虽说表面天下一家,但是也有区别。
起码在对于学院学堂的推广上,明显就要低于其余各路。
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现在。
可是赵婧的文书中却是提倡在那边兴办学堂建造书院。这个办法绝对不会是赵婧想出来的,只有面前的顾平,自己这个兄弟。
赵婧那份折子,自己和王石都认为他在离开前说的。
“兄弟啊,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在他们那边推广建设书院,这不是,让他们的思想进一步开化,这对于我们的统御而言,可不是是一件什么好事啊。”
“大哥,相爷,与其说我这是一场让他们民风开化,继往开来的一次行动, 还不如说,在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胜券在握,胜利终归属于我们的战争。”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