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尧遵命。”云承尧应下。
他的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陛下——”
“进来!”
一个小太监匆忙推门而入,道:“陛下,内阁首辅求见。”
“让他进来。”皇帝吩咐。
很快,内阁首辅踏入御书房。
他穿着绯红色官袍,年约四五旬,面白无须,一副仙风道骨。
“老臣拜见陛下!”
“免礼。”皇帝示意道,“杨大人请坐。”
杨盛和便坐了下来。
他的目光落到了云承尧的身上。
云承尧微微欠身:“杨大人好。”
杨盛和点头。
“陛下,方才老臣听闻,您要修葺皇陵?”他直奔正题,“陛下,修缮皇陵耗资巨大,非同小可,陛下还请三思!”
皇帝笑了笑。
“朕有意修缮皇陵,已经和内阁通报。”他说道,“杨大人不必阻拦。”
“陛下,皇陵修葺耗费巨大,且需要专业人士操持,您现在修缮皇陵,未免仓促。不若等到明年夏季,陛下亲自挑选合适的人手,再慢慢筹划不迟。”杨盛和继续劝谏。
皇帝脸色渐冷:“朕决意已定,杨大人莫要多言。杨大人,你今日来,不会只为了说教吧?”
“老臣惶恐。”杨盛和低眉顺眼,“老臣不敢多言,只是提醒陛下一句。”
“有何提醒,还请杨大人快说。”
“陛下,如今民怨渐起,百姓颇有微词。老臣恳请陛下,早做决断。”杨盛和说道,“否则,民心易失,国家危矣!”
云承尧的手指轻轻颤抖。
皇帝的脸色骤变。
“杨大人,慎言!”他厉声斥道。
“老臣不敢欺瞒陛下,老臣所言句句肺腑,还请陛下明鉴。”杨盛和仍是低垂着头颅。
他的态度,很坚定。
他并不惧怕皇帝的威严,反而有恃无恐。
云承尧感觉心脏猛烈跳动。
他的手指紧紧攥拢了拳头,掌心沁出了汗水。
皇帝的目光扫向了云承尧。
云承尧抬眸与他对视。
片刻后,皇帝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了杨盛和。
皇帝盯着他片刻,道:“你的意思是,朕错了吗?”
“不敢,老臣不敢。”杨盛和道。
皇帝冷哼一声。
他的手指,扣紧了椅把。
“朕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兢兢业业,从未怠惰半分。朕怎么错了?”他质问杨盛和。
“陛下,您治理江山,自然是万千功绩,但是您忽略了人心......”杨盛和道。
杨盛和又道:“陛下,民怨纷争,皆因贪婪之辈而起。老臣斗胆猜测,定有奸佞蛊惑君王。陛下若是不肯清除,必将引发更大祸患。”
皇帝勃然大怒。
他猛然掀翻了茶几。
茶杯碎裂,茶水泼洒。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
云承尧跪地。
他的额头磕碰到冰凉的石板,撞痛了额角。
“杨盛和,你好大的胆子!”皇帝吼道,“谁给你的权利,竟然敢污蔑朕!”
“陛下息怒,老臣绝无此念,望陛下明察。”杨盛和伏地叩首。
皇帝的脸色铁青。
他看着杨盛和。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胸膛的怒火。
“杨盛和,朕最近确实疏漏,但是,朕不曾亏待任何人。你不用担心,朕会妥善处置。”皇帝道,“你先回去吧。”
杨盛和却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