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坞卒里开始有人不自觉的随之轻轻点头。
“若事有可为,我们再谈东进之事;若事不可为……我连女人都还没碰过,也不想这么早死啊!”
“哈哈哈哈……”
这下子坞卒们彻底放开的笑了起来。
同时也不由心想:跟着这么一个亲切又远虑的二公子,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李诚双手向下虚压了压,示意众人先静下,从容开口,投下最后一颗重磅炸弹:
“此次随军东征,我们在完成北燕任务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派一部分人自己行动。大战之中,盗匪、乱军最是常见,规模小,战力差,却对平民百姓心狠手辣。这样的敌人,我们一则可以安全的锻炼战力,二则剿灭之后……我在这里放下这句话,你们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你们自己的!我李诚,一个不要!”
纵兵劫掠!
这在现代军事看来,是非常糟糕的行为。但在古时乱世,却为何屡屡上演?无他,有效耳!
特别是这种乱战之世,成军初期,又要马上见到战斗力——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训练,给你洗脑?
最简单的一个方法,便是以利诱之!使之迅速见血成长、迅速产生凝聚力、迅速体现战力。等势力稳固,再慢慢以军法磨练。
别的不说,曹操血洗徐州,难道就单纯是为了父仇么?
眼看三百坞卒跃跃欲试的模样,夏侯霸还只是微微点头,但于禁却已经是眼冒精光!
因为于禁的时代,是真正有着太多豪杰在同一个舞台上厮杀的时代!
言语的煽动,不过是二流手段。纵兵劫掠,也要看你收不收得住,掌不掌握得住度。
想那袁术也是一时英杰,在淮南纵兵,就弄得天怒人怨,反过来还得不到军心,最后不攻自破,北上投兄,竟被区区刘备打败,也是窝囊非常。
而李诚的胸襟眼界,却是不可度量。
因为在最后,李诚,又跟了一句话:
“待到平定辽西,若我还有意继续东进三郡,则诸位愿走则走,愿留则留,我李诚绝不勉强!”
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敢于相让、敢于放手、敢于承诺。
吕蒙,这是我向你学会的第一课。
李诚负手望天,默默想道。
若真得大胜,则败军收拢,便又是一军,少了坞堡制衡,反倒是自由的很,又何须在意这几百人的去留呢?
更不要说人各有志,总有禁不住诱惑的人,会为了所谓“旧臣骨干”的位置留下来。
就好像前世的创业元老一样。
只要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