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说,潘如烨总算是清醒明智了一回,倒是给愈发视他如蠢物的貔貅主子和玉先生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做了错误判断。
过了通湖县,潘家铭一行的行程猛然加快了,一路上的官府、驿站嗤之以鼻:东西都被劫了,还能不赶快跑回京请罪去?切!废物纨绔就是废物纨绔!白捡到的天大功劳都能弄丢了,一下子从有功变成了有罪,活该!他们这些地方官最讨厌什么人?就是这种仗着离皇上近,一点立功机会都舍不得给地方官员的钦差!若是潘家铭将后半截事务交给昌州知府,虽然功劳分出去部分,但风险也减小,不至于像如今这样狼狈不是?
当然,幸灾乐祸归幸灾乐祸,明面上他们还是非常客气的,谁让潘家铭毕竟是皇后娘娘唯一的嫡亲侄儿呢,还有捡金山之惊世大功(据他们所知,那次皇上还没有赏赐于他),所以这次多半是功罪相抵,或者皇上实在怒极了打他几十大板、扣上三五年俸禄也就翻篇了。他们现在若是不长眼得罪了潘家铭,谁知道将来什么时候就被报复了?都说宁愿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难道他们还能指望这位被称为“京城三霸之首”的第一纨绔是为君子?
于是,尽管潘家铭一行的后半段回京之程非常紧凑,他还是难免要对上这种让他从啼笑皆非到烦不胜烦的没有隐藏好幸灾乐祸和鄙视之意的安慰劝解,直到快接近京城的最后数日,因为此时京城周边已经也有不少人知道那几十箱财宝早已到了皇上国库里。
于是,潘家铭的队伍就进京城时,大老远,宫里派来的已守在城门上三日的乾清宫二总管顺贵就眼尖地远眺到了,一边麻溜地呼喝开城门、急颠颠地跑下城墙迎接,一边吩咐小太监赶紧回宫报信去。他自己?自然是要陪同铭世子一起进宫的。
直到铭世子一行近前,顺贵才看到队伍里还有一位贵人福王爷,也没坐马车,同铭世子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