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下第一大城,逐渐出现在小狗子视线。
他内心激动却又愁绪万千。
经过高大的汴京城门,沿着宽广的御街,直达皇城,沿街皆是官邸府衙。
太子府邸,高宅深院,守卫森严。
行至府邸百米开外下马处。
张耆,韩应陆相继下马,边整理衣衫帽戴,边朝着大门台阶拾级而上。
门口禁卫识得两人,收起了挡驾的长枪,两人从容而入!
“大凡狱讼,无小大须为明辨,免及无辜。”
主位之人殿堂居中而坐,训导之话娓娓道来。
端坐于两侧的幕僚,或点头同意,或有赞颂的。
“殿下自担任开封府尹,案无大小亲自过审。”
官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坐于左排首位的李沆抚须赞道。
“殿下留心狱讼,裁决轻重,百姓无不称快!开封府牢狱也空荡,官家亦多次下诏褒奖殿下。”
王继忠也说着奉承的话。
“明察秋毫巧断案,廉洁奉公留金典。”
太子告诫道。
“殿下教诲有方,属下必当公正办案。”
众人拱手齐声道。
谈话间!
“参见殿下!”张耆,韩应陆两人进得殿内,朝居中的男子行礼道。
“两位卿家,免礼!一路辛劳,赐座。”
“殿下,各府县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张耆移步到左排尾座后,开口道。
“南方旱情回缓,灾民应是各自回乡。”
就座后韩应陆也道。
“如此甚好。诸位身居高堂,多要体察民情。”
太子看着众幕僚又道。
“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何愁国不强,民不富!”
“殿下所言极是,我等必为大宋身先士卒。”
“南方干旱,势必会影响汴京粮食供需,汴京城大民多,需开拓渠道,多方保证。”太子询问道。
“殿下,听闻已有商家从西南运粮抵京,相信可解除汴京的压力。”
李沆释释道来。
“老师知之甚多,远虑近忧皆得当!”
太子点头赞道。
“殿下,臣刚得一消息,不知该不该讲?”韩应陆忐忑问道。
“有何不可说?”
“今收到家书一封,是小侄周世显身涉命案。”韩应陆说完小心的盯着对方。
“此案不是水落石出?周世显亦平安归家。”
“殿下神通广大。”韩应陆惊叹。
“人才难得,需护他周全。”
“小侄如果知道殿下对他爱护有加,誓会发奋图强。”
“虽一面之缘,但其见识深得我心。所著三字经,为我大宋幼童读书识字提供了便利。开春开科取士,应当让他参加。”
“殿下,下官自会催促。”
周府这边,周父对着眼前沉甸甸的钱。思索着,周母则道:“老爷,何事发愁?”
“夫人,我在想如何分配这些银两?”
“尽数换成白米分给城中百姓可好?”
“我也正是此意。”
“老爷就按照这法,不要再多想了。”
“我已跟通业米坊达成协议,购买了五十车大米,稍后便到。”
“嗯,那便好。”
周府运米的车队浩浩荡荡,连绵不绝。
街上行人纷纷让道,驻足评论。
不知者还以为北方又要打战了,一车车的粮食供应前线。
到达城西近郊区,这一片的住户,大多是贫苦的百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