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从洛阳跟来的百姓,刘乐是秉持自愿、公开的原则。
想去的,收拾行囊一起出发;
不想去的,刘乐不强求不说,还会赠送一个月口粮,让他们离开后也能有口饭吃。
最终统计下来,329位难民中,有十多位老人实在是走不了远路,选择了留下。
其余的三百多人,全部加入了刘乐的迁徙大队。
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躲在难民营中的董白也面临着去留的选择。
如果单从心意出发,董白压根儿不想去长沙。
一是,她从小长于西北,怕去了江东水土不适;
二是,长沙太守孙坚跟她爷爷向来不和,董白一直厌恶此人。
如果有的选,她是真不想去什么长沙。
但考虑到解药和安全问题,在朱怀和小青的劝说下,董白最终还是放下了执拗,跟大部队一同驶往江东。
……
临行在即,这两天的打谷场,每个人都很忙碌。
可有一个小家伙却显得很无聊,他就是刘乐不久前刚结识的小伙伴——足粮。
看着大家收拾的收拾,打包的打包,一副再不回来的架势,足粮的内心其实充满了不舍。
尤其是想到,以后他再也见不到那个给自己饭吃,还教了他不少本事的刘先生,足粮的鼻子就有些发酸。
犹豫许久后,足粮终于鼓起勇气找到了刘乐,道出了一句藏在心中很久的话语:
“先生,我、我想拜你为师,跟你们一起走!”
“什么?你要拜我为师?”
正在冲洗菜刀的刘乐,一脸莫名的笑了出来:
“你想跟我学什么?”
足粮一本正经回道:
“当然是学做饭了。”
“呵呵,别人拜师都是学武艺、学军法的,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只想学做饭啊?”
面对刘乐的“嘲笑”,足粮并没有半点退缩,而是昂首挺胸的一字一句道:
“我想学做饭,是因为……我想像先生一样伟大!将来我也给百姓们做饭,让天下再没有饿肚子的孩子。”
真没想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说出这么一番善语。
刘乐的内心被狠狠的触动一下。
当场收起笑容,伸手抚了抚足粮的脑袋:
“唉!真是个好孩子。行,就冲你这话,你这个徒弟我收定了!走,现在就跟我去找村长道别,明天咱们一起出发。”
镮辕村的村长,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
发须花白,面色憔悴,名叫雍兴旺。
前段时间,由于足粮无亲无故,一直寄宿在村长家中。
一老一少虽无血缘关系,但朝夕相处下来,多少也有些感情。
得知足粮要走,雍兴旺心存不舍。
但见这孩子是铁了心要走,外加刘乐也是个值得托付之人,村长也没再强留,答应了足粮的请求。
“村长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足粮的。对了,我这次来除了告别外,还要跟您还粮。”
“还粮?”雍兴旺眼露困惑,不太明白刘乐的意思。
刘乐微笑着解释道:
“我等初来贵村时,由于半路遇匪,郭嘉找您借粮应急。如今难关已过,理应归还。粮食我已让人放在门外,请您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