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太后一番质问虽然听上去有些文绉绉的,但实际上每一个字都好像一记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曾布脸上。
首先解释一下,朱太后说曾布是哲宗皇帝的“绍述之臣”。
这其实是指元祐八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之后的事。
哲宗皇帝继承皇位时刚满十岁,于是他尊当时的向皇后为皇太后(也就是今天的向皇太后),另外尊当时的高太后为太皇太后。
至于哲宗皇帝的生母,也就是现如今的朱太后,当时在太皇太后的压制下,只被尊为“太妃”。
当时哲宗皇帝年幼,就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太皇太后高氏在执掌朝政期间,虽然吏治清明,经济繁荣,世人称她为“女中尧舜”,但她一来迟迟不肯还政给哲宗,二来又对哲宗皇帝的生母,也就是今天的朱太后,过于苛刻。
所以哲宗皇帝对高氏意见非常大。
高氏执掌朝政时,她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大力起用同样反对变法的旧派官员。
高氏一死,哲宗亲政,于是哲宗立刻改元为“绍圣”,以此表明自己绍述的态度。
所谓的“绍述”,就是指承继前人的所作所为。
哲宗皇帝的前任就是神宗皇帝,而神宗皇帝便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
很明显哲宗皇帝这时就是要重新重用新派官员,打击旧派官员了。
朱太后说曾布是“绍述之臣”,就是因为曾布是哲宗皇帝亲政后,亲自点名重用的大臣之一。
所以无论哲宗皇帝算不算明君,曾布都无可否认,哲宗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
朱太后质问曾布的这番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当年哲宗皇帝刚亲政就重用了你,结果他现在尸骨未寒,你就带着兵马来包围他亲弟弟的府邸,你与哲宗皇帝之间的君臣情义就是这样表现的吗?”
曾布面如死灰地跪在地上,他知道自己完了。
朱太后请先帝牌位当众质问曾布,这一点足以让曾布这一辈子都被钉在耻辱柱上。
要知道在儒家文化中,“忠”字是永远排在“孝”字前面的。
无论曾布有天大的理由,他带兵包围蔡王府就是“不忠”。
面对哲宗皇帝的牌位,曾布不敢诡辩半句,他只能痛哭流涕,以头抢地,痛苦不已地高喊着:“先帝在上,臣知错了!”
注意,曾布喊的是“知错”,而不是“知罪”。
因为他是奉赵佶的命来抓捕蔡王府众人的,所以他的行为合法,但是不合“礼”。
远处的人群中,裴凌戴着毡帽和女扮男装的辛芩站在一起。
看着曾布痛哭流涕的模样,裴凌忍不住跟辛芩感叹:“朱太后就是朱太后,出手是真狠啊,曾布这次算是彻底完了。
这件事结束后曾布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尽谢罪,以保住自己的名声;二是辞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官场的事。”
裴凌刚刚感叹完,这才发现他还是低估了朱太后。
区区一个曾布算什么?
朱太后真正的目标,其实是当今皇上赵佶!
就在曾布以头抢地时,朱太后站到凤辇上,指着曾布高声喊道:“曾布!你给哀家站起来!”
曾布微微一怔,虽然他不知道朱太后想要干嘛,但还是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朱太后凤目圆瞪,极具威严地看着曾布道:“曾布你告诉哀家,今日之事,你错在何处?”
曾布老脸通红,吞吞吐吐地回答:“回太后的话,老臣错在……”
“让哀家替你回答,曾布你根本就没错!”
“今日这禁军是你自己私自带来的吗?不是!是当今皇上下旨让你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