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十七年秋,徐京、王烈来到梁河边的农田巡视。
“老伯啊,今年梁河两岸收成如何啊?”王烈笑着问道。
“啊,是王将军徐将军啊,你们看呐,这梁河两岸的田亩收成好得很呐,多亏了周大人的安排,又是修水利引梁河水灌溉,又是调军队和我们一起耕作,现在人手够了,活也轻松了许多,收成也比以前多多了,哈哈哈”老伯笑容满面。
“哈哈,好啊,那就再好不过了。”徐京满意地与王烈对视一眼。
“周大人啊,如今粮食,可供梁川军民支撑多久啊?”王烈转向身旁的周理。
“两年三年,应当不成问题。”周理达道。
“嗯,做得不错。走,去南岸大营看看!”王烈指了指不远处的浮桥。
浮桥是用船只相连而成的,上面铺上木板,走人骑马皆绰绰有余,且十分稳固不宜倾斜。徐京、王烈走过浮桥,进入赵奇的大营。
“赵将军!”徐京大喊一声。
“徐将军、王将军,是你们来了啊!”赵奇赶忙上去迎接。
“南岸大营建立至今也有四五年了吧,说说吧,军队状态如何,日常作何训练?又执行哪些任务啊?”徐京问道。
“南岸大营军队共计一万人,日常巡逻查岗,时刻监视梁川城外的动向,抽查过往的行人商贩,也负责南岸的屯田,每天都有派往大成国和西耀国边境的哨骑,一日一报,军队也每天都会训练。”赵奇一五一十地汇报着。
“嗯,不错,南岸大营军事意义非比寻常,必须小心为上。”徐京说道,“南岸军队与城中军队三个月换一次防,要让将士们了解梁川和南岸大营是如何协作的。”
“徐将军说的是。”
“那我们先回去了,记住,时刻保持警惕。”徐京说道,“走吧,王将军,回梁川,看看防沙工事如何。”
“好啊,我也有此意。”王烈与徐京缓缓走出了南岸大营。
“将军!将军!”士兵们向徐京、王烈打招呼和敬礼。
“哎,好,好,诸位辛苦了,大成边防全仰仗诸位了!”徐京说道。
“如今,梁川城三十万户人家几乎都已修建地下室,另外,两位将军请看,这是小山之内的防沙堡垒。”杜治将徐京、王烈带入其中,“多亏了梁川守军的齐心协力,此堡垒修建历时三年,如今已经完工,有清泉供水,有屯粮之仓库,满城军民就是都来了,亦可容纳,躲避风沙,绰绰有余。”
徐京、王烈一番巡视后,回到大营。
“北山哨所可有急报?”徐京问手下的士兵。
“并无急报,将军,一切如常。”
“边境哨骑可已回营?”
“回营了,将军,边境没有异样,一切如常。”
徐京、王烈在北山上设立了一个哨所,据梁川三十里,以便随时观察西耀国动向,一旦发现边境有大规模军队的出现立刻会回来报告,北山上也设立了一个烽火台,以便于必要时与威阳、河维相互联系。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又升起了袅袅炊烟,夕阳西下,梁川城又度过了安静平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