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颁布的法令出了问题,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提意见,戚韵并没有直接上书,而是私下里找了王。
“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民间此时确实出现了一些暴动。王之前提出的严法虽然也的确帮助百姓惩戒了一批贪官污吏,使百姓的许多冤情得到了解决。但是还是存在官官相护的问题,甚至于有些清官因为没有和他们沆瀣一气而被排挤,致使清官被上级流放的事情也多了不少。”
白景平现下以了解民间存在的问题,虽然只是官场钟的事情,但是百姓因为清官没有权,冤情无法申冤,致使百姓对自己的怨恨更甚,自然也容易出现暴动。
“除了这些,王您下的让百姓参军的命令,也引起了一些读书人的反对,甚至有部分羸弱的读书人在训练中身体不支而死亡。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人,而文人死亡的事儿引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不只在平民中,在士大夫阶层也都是怨言。”
戚韵将自己在民间遇到的事情禀报给白景平,而白景平却是一筹莫展。他知道自己应该去处理,可是实在不知如何才能取得个两全其美的效果。
他希望自己的国家政治清明,官员为国为民,百姓安居乐业,可是他却不知如何去做。
他试着改法令,却有时候却适得其反。而哪怕有时候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又会有另一方面的问题。
他敢发誓他颁布的所有法令初心都是为了百姓,可是落实下去不仅官员不支持,百姓也不支持。
而昨日沈篱也告诉他,虽然他靠着过去的存粮解决了粮食不够的问题,但今年开春之后,他发现粮食长势依旧不好,今年怕是又要有旱灾,粮食又会歉收。
“戚大人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才好呢?”
“王,臣知道王想要让所有人都支持法令,让所有人都能够在国家安居乐业,可是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放弃一部分人的。王治国时把百姓看成活生生的人,每次颁布什么法令都觉得好像是在面对着这些人一样。然而,王偶尔也可以把他人当成棋子,有时候的确是需要权衡利弊,然后侵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的。”
“那戚大人想怎么做?”
“官员自然是不可能全部罢免,那就可以让他们内讧,先换掉一部分,然后慢慢换掉许多。至于让文人参军,这个法令臣一位是很好的,但是一部分体弱多病的也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来免除他们参军的义务。另外,文人参军的时长可以缩短至两年。至于百姓的意见,我们可以从都城直接派人去帮助百姓解决问题,若是解决得好,便可调回都城。”
白景平考虑了一会儿,觉得可行,就将这件事交给了戚韵。戚韵领了命,就着手处理这件事儿。
也因此,戚韵因为公务繁忙,甚至连沈篱和晟羿晴的婚礼也没有参加。不过也因为他与他们的关系实在不算太过亲近,所以不去倒也不碍事儿。
“戚公子回来了。”听得一声欢喜的声音,有一位老翁便从屋内被人搀扶着出来了。
戚韵连忙去扶,只见老人眼里有些许泪花,脸上却都是笑意,他已经有两年未曾见过自己的孙儿了。
自戚韵高中之后,他总有许多事情要忙。要忙着疏通和京城世家的关系,要忙着完成王交给的任务,因此这一去就未曾回来了。
“你看韵儿都瘦了不少,这两年怕是忙得都没有空好好吃顿饭。武儿也真是的,都不知道要你多吃点儿吗?”
“不怪爹爹,韵儿有好好吃饭的,只是都城不似这里清闲,总要留心各处,所以就瘦了一些。”
戚韵自小与祖父长大,与祖父很是亲近,此次虽是因为公务暂留于此,但是私心却多留了几日。
也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了一下民情民意。在考察期间,戚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