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Saint Games管理层喊回去了。
Saint Games终于松口,表示欢迎泛海下周一起进驻公司进行尽调,他们已经腾出来了最好的一间会议室。
之后尽调非常顺利,Saint Games的的确确是一家值得收购的公司。商誉很高,团队的能力、顾客粘合力、品牌影响力非常高。泛海集团就只是在完成尽调的程序上耽误了下,因为当时泛海集团法务老总被拎去了参加北京市刑事合规的培训,最后一天的活动是参观看守所。法务老总不能签字,因为在看守所,而且真的被吓着了。
在等待的过程当中,经鸿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看一会儿老论坛上Eternal-Sunshine_Zhou的帖子,权当解压。
透过文字,经鸿仿佛可以看见十几年前的周昶,并与之对话。
看得出来,周昶那时也在学习、在研究,面对新兴的东西时远不若今天游刃有余。
非常偶尔,经鸿会发现周昶的某个帖子提到自己,比如,“这个问题@Swan 的教程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经鸿总有一种奇特的感觉。
原来,他与周昶,十几年前,在那次商业大赛前,就认识彼此了。
通过互联网。
他们两人,学计算机,做互联网,一辈子与互联网打交道,原来,最早认识彼此的契机,也是互联网。
在传统互联网上讨论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好拗口。
看完最后一个帖子是结束尽调的当天晚上。
从论坛上消失前,周昶发了最后一贴,权当告别,那帖子的最后收尾处是一句著名的诗词:
【移动互联网的大幕已经拉启,满天-朝霞。
我们终会在“互联网”这世界的某处重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十几年后再看到这句话,经鸿轻轻念了出来。
后来移动互联网果然一跃而起,最后掀出滔天大浪。
如今,他自己,周昶,还有好几家著名公司的创始人,都已经是媒体上的常客。
当然了,创业者的成功者中绝大多数是靠“模仿”,再加上一些本土化。美国某个APP一旦成功,中国创业者们的模仿速度是按“天”计算的。
经鸿想:他与周昶,算作“在互联网这世界的某处重逢”吗?
如今的周昶,面对各个互联网的新兴领域眼光毒辣,经鸿突然就有点儿想知道知道,从当初,到现在,中间的那十几年周昶又是如何成长的。
经鸿打开Google News,中文输入“周昶”二字,然后点击“Tools”,将“时间”改为“2009.1-2010.1”,搜索。
没有结果。
英文“Zhou,Chang”,还是没有结果。
经鸿又将时间改成“2010.1-2011.1”,还是没有结果。
“2011.1-2012.1”,依然没有结果。
一直到2014.1-2015.1,麦肯锡的官网上才有了一些相关介绍,基本都是周昶自己分享的项目经验。大公司经常会让部分员工写点东西放在网上,他们称之为“社区建设”。
文章题目基本都是《FCC①新规解读与网络中立》《2015年,分享经济或将遭受更严厉的法律监管》《2015,云计算的四大趋势》,以及《xx项目经验分享》之类的东西。
经鸿一年一年、一篇一篇翻过去,主要是那些项目。
一开始是投资管理,为何进行某项收购、如何帮助客户公司解决了资金问题,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