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巧,杜牧和那个和他同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一样,初入政坛,就走错了路。】
这水,是真的深啊。
李商隐心有余悸地点点头。
【杜牧刚来,可能人也比较实在。牛僧孺找他当幕僚,他还真去了。这可就戳到李党了,李德裕寻思,你我两家是世交,你居然背刺我!】
【要知道李德裕可是把他当自己人看,早在杜牧没有中进士的时候,他就采纳过杜牧的建议】
李德裕点头,找到了依据。
是啊,真不能怪他不用杜牧,是杜牧本人蛇鼠两端。
【于是当李党势大的时候,杜牧待遇并不好。他也努力过,向李德裕献策。但这举措,让牛党也不爽。牛李党争之事大于一切,可惜杜牧没认清,带来的结果就是两党谁也不用他了。】
牛僧孺此刻和李德裕心意相通,可不是嘛,这小杜有二心,再怎么喜欢也只能放着当花瓶了。要是起用他,结果转身又背刺了自己怎么办?
我们党争不是闹着玩的儿戏,牵一发动全身。
牛李二人打心眼里发出了相同的感慨。
大唐扬州
杜牧心下涩然,虽然眼下他的上司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对他不错,但是可能确实有天幕说的缘故在吧,他并没有什么施展抱负的机会。
喜欢,却不用,这真没地儿说理去。
【说起来,比起文采,杜牧也许更精通军事一道。杜牧曾经注解过十三篇《孙子兵法》,自己也有《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等军事方面的著述。“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在需要平叛之时,他屡进谋略,采纳之后无一不是得到了好的结果。】
天幕滚动播放了杜牧关于军事方面的一系列文章。
“如此人才,怎能弃之不用!”李世民十分欣赏杜牧的策论,不由起了爱才之心。看见杜牧深陷党争,不得重用,他心里着实气恼。
少顷,他叹息道:“可惜,竟与我隔了许久。”
大汉
“武之所论,大约用仁义,使机权也。”
以仁为本,仁民爱卒,选帅用将,要充分信任。刘彻逐字念道,心中有所触动。
放权,打仗一定要放权,可不能跟隋炀帝学。
【然而——因为站队问题,杜牧的仕途其实从一开始就被断送掉了。所有人都知道杜牧有大才,但是谁都不敢重用他,以至于杜牧一生少有机会施展自己真正的才华。】
天幕出现了杜牧的身影,镜头拉近,他抬起头。
颜值暴击。
一张丰神俊朗的脸,轮廓分明,鼻梁高挺。但是幽微摇曳的烛光似乎磨去了些他脸上的棱角,他的眸子里泛着微微的疲惫,眉宇间又带着掩饰不住的落寞之色。
哎呦,隋炀帝的那张大脸招人恨,但是杜牧怎么这般招人疼呢。少女们又春心萌动了。
“杜郎……”杜牧身边的姑娘看着他眼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