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明经明法明算的落第试卷发还众人。
不中孝廉科又不中明经(明法)的准孝廉们傻眼了,明经(明算)是比孝廉科容易,但是录取人数为什么还是那么少啊。
若刘隆听到他们的心声,肯定会抬头望天,一脸无可奈何。他也想多录取,然而朝廷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官位。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不出三年,朝廷必当面临候补官员“冗滥”的局面。
“官制改革迫在眉睫。”无论刘隆还是邓绥,心中都涌现出急切来。
若这批岁科举子没有安排好,只怕时人轻视,说不得是改革几年,归来仍是从前。
明算科录取的人数少,倒不是故意压制人数,而是报考的人少,考过的人也少。
最后一场考试是武举,张榜录取一百零七人。
所有的考试在三月下旬落下帷幕,落第的考生归家或留在京师,取中的考生留在京师,等待朝廷安排。
孝廉入了郎署,明经明法明算进了新设的翰林院等待任命,武举进士按照惯例分流。
大约半年至一年时间,这些人会被安排到朝中各部或者地方为官作吏。
今年的雨水特别多,从三月就开始下,着实恼人。
刘隆从新年开始就不上学,主要精力投到政务之上。他原本要在德阳殿处理,但是现在朝政大权在母后手中,不如直接来崇德殿便宜。
这样既能时刻了解情况,又能时不时歇息(偷懒)。因而刘隆没有看大臣上给他的奏表,反而看起上奏到母后这里的奏表。
邓绥念皇帝是一国之主,说了一次要他回德阳殿批阅奏表,不过刘隆振振有词反驳说,在母后这里也是一样,而且效率更高呢。
邓绥早已习惯皇帝在身边处理奏表,闻言作罢,将其留在身边用心教导。或许是有人顶着国事,刘隆并不是那么上进。
邓绥叹了一声,她事情繁忙,很多时候就随刘隆去了。刘隆的日子过得更加滋润了。
外面风雨如晦,内室恍若黑夜降临,早已点起了蜡烛。
刘隆走到窗户边,往外面看,只见雨落如珠,一片昏黄模糊。
“这雨隔几天就下烦死个人,怎么不和去年均一下。”刘隆郁闷道,去年四五月雨水极少,甚至发生了旱灾。
一道霹雳下来,照亮天空。刘隆
看见游廊上一小寺人怀里揣着东西而来,心顿时提起来。
“启禀陛下圣上,敦煌太守急报!”小寺人浑身湿透,水珠滴在席上,但他此时一脸焦急,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
“快拿来!”邓绥眉头一凝,心中泛起不妙。大汉在延平二年放弃西域后,最西的郡国就是敦煌。
敦煌太守急报,定是西域生变。
但现在大汉府帑空乏,西羌初服,邓绥在处理西疆之事一直如履薄冰,而且她这两年没有开战的打算。
邓绥的手攥住奏表封面然后打开,果然敦煌与北匈奴及西域诸国发生了一场战斗。
兵戈再起。
大汉势力从西域退去,北匈奴立马填充上,役属西域诸国,并且与西域诸国连兵经常劫掠河西,百姓深受其害。
敦煌郡太守曹宗深以为患,去年春天,派长史索班率领千余人在伊吾屯田,招抚诸国。
车师前王和鄯善王知道后,不堪忍受北匈奴的奴役,时隔十四年,重新归汉。
十四年间,与大汉亲厚的龟兹王白霸不在人间,龟兹重立新王白英。
母为汉女的鄯善王尤还还在,听闻汉郡太守有意向西经略,与车师前王一起率国归来。
然而,今春三月,北匈奴联合车师后王攻打伊吾,杀死了后部司马与敦煌长史索班等人,又击走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