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庸这个人有大能耐。
绝不是他可以比拟。
他只会迎合人心。
当初能坐到一部尚书职位,完全靠闺女是太子妃侧妃,朱皇帝需要朝中有更多人,毫无保留支持太子爷。
同时,他的表现,迎合了朱皇帝期许。
论处事手段,不得不承认,他不及胡惟庸。
别看胡惟庸现在不是宰相,闲赋在家。
可只要此人肯点拨吕家、点拨允炆,他们绝对能从中获益匪浅。
李善长其实更厉害。
可李善长就是个老滑头。
愿意出谋划策。
可总给人一种若即若离感。
更多是想从他这里,得到别人不知的内幕消息。
比如朱雄英跟随朱棣学习。
比如,太子爷北征灭元。
……
“吕大人,我现在可不是什么宰相,只是一个闲赋在家的普通人罢了。”胡惟庸起身笑着拱手。
阴阳脸一笑,比不笑都吓人。
吕本心中就有些发毛。
双方寒暄落座后。
吕本也没问胡惟庸来意,一副请教姿态,拧眉问:“胡相已经知道朱四郎海战大捷的消息了吧?”
胡惟庸点点头。
他就是因这件事,借机来找吕本,拉近彼此间关系。
这些年闲赋在家。
一边仇恨朱皇帝、朱四郎这对父子同时。
他也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
并且,分析了自身未来。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此番请辞后,他恐怕再也无法重回朝堂担任左相了。
甚至,朱皇帝都不会再启用他了!
大丈夫岂能一日无权!
他必须得自救!
朱皇帝一朝,他无法得到重用。
太子朱标呢?
可等太子朱标登基,还得等多少年?
彼时,他曾今的下属,还会为他说话,上折请求朝廷启用他吗?
朝中无人帮忙说话。
想再次被启用,登居高位,机会十分渺茫。
如今他胡府家门前,已经门可罗雀了!
……
吕家。
皇孙朱允炆,就是他选定的对象。
太子登基。
朱允炆就是皇子。
只要太子爷喜爱朱允炆。
他就能通过朱允炆的举荐,重新上位。
……
短暂急思转念后。
胡惟庸收敛思绪,等着吕本下文。
“胡相,什么时候,太子爷才会和朱四郎反目成仇?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捧杀掉朱四郎?”
吕本眼神灼灼看着胡惟庸。
他等不及了。
“别没等到咱们捧杀朱四郎时,朱四郎已经发展成一个朝廷都忌惮,尾大不掉的庞然大物!”
他不是危言耸听。
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朱四郎的陆军
“朱四郎所谓的大海军,又何等精锐?”
信报传出来的内容,有关这方面十分笼统。
或许只有等蓝玉、沐英回朝,才能更清晰一些。
可惜,他当时在北平。
如果在金陵,说什么都要想办法,进入观摩团!
一起去福建。
胡惟庸沉默。
哎!
突然叹了口气,“吕大人,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不过我相信,太子一定会有所布局……”
只是或许,没有让他们看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