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书,看看,这里都写着那。”
戚柏松粗粗的翻了一番,这是一篇只写各种游记的书,其中有几篇写的便是海边。
海边的渔民平日里都怎么生活,打渔都有什么规矩,什么叫赶海,赶海是赶什么,海里都那些食物能吃,味道如何?
等等,写的很详细,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谁知戚柏松的脑子还是不开窍:“这些跟客商又有什么关系?”
楚夕扶额:“商人的作用是调配货物,把海边的东西拉到京城去卖,赚取差价,你说跟他们什么关系?”
这么一说,戚柏松似乎有些明白了。
“也就是说把宁州的特产,送到京城,只是据我所知,运输很麻烦,每年的秋季,从前的宁州知府,会往京城送些螃蟹。”
“可是要保持螃蟹的鲜活,需要水车,还需要快马加鞭的人力,很是费劲,而且这些螃蟹到了京城,几乎是五两银子一只,普通人根本吃不了,商人无利不起早,怎么会做这种耗时费劲的买卖。”
楚夕‘噗嗤’一笑,又说了:“谁说要整只运过去了,螃蟹只是吃里面蟹黄,要是把蟹黄做成糕点,岂不是也可以。”
盛凌云又补充道:“宁州之所以比苏城贫穷,主要原因是倭寇,还有路上的劫匪,穷凶极恶之地呀,越没钱越出恶人,我们把倭寇打跑了,把劫匪剿灭了,就可以好好的搞经济了。”
说是这么说,等楚夕到了宁州的时候,到底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真穷呀。
宁州知府衙门比楚夕他们县衙的衙门都小。
宁州很破,街道很狭窄,老百姓住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
整个城池,只有沿河的主街道比较繁华,两边都是青瓦房,穷地方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建筑最好的便是衙门了。
好歹也是州府,连沧州都不如,楚夕看着眼前破败的景象,替盛凌云难过。
“你是不是又得罪谁了,上次把你扔到鸟不拉屎的临济,这次给你扔到空气都透着鱼腥味的宁州。”
“说是州府,可地方没有京城的西城大,周边都是小渔村,两边都是卖鱼的,一股子鱼腥味儿。”
盛凌云搂着楚夕安抚着:“我说不让你来,你非要来,来了又嫌弃,别嫌弃,这里唯一的好处是珍珠便宜。”
说着盛凌云悄悄的在楚夕耳边说:“我送给你一件礼物。”
戚柏松把队伍驻扎在城外,他也住在了军营中,刚打跑了倭寇,他需要写军报,还需要等一段时间,等倭寇真的不再来了,他才能离开。
戚柏松有点期待夏天了,他想体验一下楚夕说过的赶海,和下海摸鱼。
其他人,直接回到了宁州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