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宋隐正在商量储备能工巧匠,为燕王府甚至是朝鲜那边扩张储备人才。
这时,一名燕卫走了进来。
“启禀燕王殿下,宋大人,黄千户带着三千换防的兄弟已经从朝鲜回来,船队刚刚靠岸。”
“黄石回来了。”
朱棣微微点头,“让黄石来见本王。”
“是,燕王殿下。”
半个时辰后,黄石和白洋风尘仆仆地进来。
“末将参见燕王殿下,参见宋大人。”
“诸位辛苦了。”
“这段时间朝鲜那边情况怎么样?”
“回禀殿下,朝鲜那些勋爵都很老实,一有时间就督促自己的军队加强训练,一门心思惦记着有朝一日跟着殿下拿下倭国。”
“如此甚好,只要他们不捣乱,本王就省心了。”
“二位远道回来也都累了,先下去休整一下。”
朱棣大概的了解了朝鲜那边的情况以后,让黄石和白洋退下。
“是,燕王殿下。”
随着黄石和白洋回来,燕卫们更加热闹起来。
对于这些长期驻守在朝鲜的将士,朱棣毫不吝啬的人人有赏。
领到赏钱后,自然又富了一拨人。
而且他们许多都是北平府本地人,得知了受灾百姓建高楼大厦,周边富裕的城镇也都纷纷加盖祖宅,使他们也都心痒痒起来。
没过两日,就有许多当兵的找上王员外、马员外、陈员外等这些生产建筑材料的生产商。
他们要购买建筑材料。
得知现在没有现货,预订的话,也要排到一个月后,顿时这些军户都大为不满。
当即表示,是不是缺人手,缺人手的话,他们可以免费替他们打工。
他们回来休假,不用当值,若是能帮点小忙,多生产出一些建筑材料,好让自家的祖宅也有机会翻新,自然也是好的。
那些建筑物生产商的老板闻言则是一脸狂喜。
现在有免费的劳动力,简直是赚大发了。
他们就知道,只要抱上朱棣和宋隐这两棵大树,就不愁没钱赚。
特别是宋隐,别看他不显山不露水的,但简直就是财神爷下凡。
他们只不过贡献出一些卖不出去的青砖红瓦,这才三个月不到,就已经回本了。
现在这几千号军户家属又开始大采购。
而且这些军户还只是第一波,如果军队里的将士也都翻盖自家的瓦房,那这波钱赚下来,简直不敢想。
心里盘算着,王碧等员外都欣喜若狂。
根本没料到原来赚钱这么容易。
一些精明的建筑材料生产商已经开始扩产。
青砖红瓦大卖,也就意味着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也会成为抢手货。
水泥的生产工艺还是由燕王府管控,民间商人只有购买权,没有生产权。
看到自己麾下那么多将士,都有翻盖祖屋的愿望,朱棣直接命令水泥作坊也扩大生产力。
“燕王殿下,水泥作坊人手需要翻倍增加,而且同时配套的口罩,手套也需要增加。”
“这么一来,生产口罩,手套的百姓就能赚了一笔钱。”
“在水泥作坊里,劳作的百姓也同样赚钱。”
“燕王府通过出售水泥,也能大赚一笔。”
“燕王府有钱了,赏赐给将士们的钱财就更多,就会有更多的将士们翻盖或者是新盖房屋。”
“如此循环,就完成了一个经济周期的循环。”
“燕王殿下,世子殿下,这也叫经济循环。”
这日,宋隐通过这件事情,跟朱棣和朱高炽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