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佐夫少校,”维诺格拉多夫等维克多说完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觉得面朝敌人的那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加上屋顶呢?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将军同志,”维克多冲维诺格拉多夫淡淡一笑,解释说:“正面铺的木板,是为了迷惑德军的地面部队。至于屋顶,则是用来迷惑敌人的空军。”
“我还有一个疑问。”维诺格拉多夫接着问道:“德国人也不是傻子,上过一两次当之后,他们就会吸取教训,再看到我军伪装的木屋时,他们就会毫不迟疑地开炮摧毁。到那时,我们伪装的碉堡,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维诺格拉多夫将军,我觉得不见得。”谁知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罗科索夫斯基打断了:“要知道,沿途到处都是废弃了木屋,德国人怎么可能知道哪些是真正的木屋,哪些又是伪装的碉堡呢?”
“敌人可以用炮火尝试。”维诺格拉多夫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几颗炮弹下去,是伪装的碉堡还是真正的木屋,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德国人在每间木屋都浪费几颗炮弹,这一路打下来,他们恐怕很快就会出现炮弹不足的情况,倒是可以给我们减轻一些防御压力。”罗科索夫斯基冲维克多一扬手,说道:“去吧,维克多,这段时间你就配合鲍里索娃同志开展工作。”
看到鲍里索娃和维克多去安排学生回城的事宜,维诺格拉多夫小心翼翼地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司令员同志,这合适吗?要知道这些学生完全可以派更大的用途,比如说在工事修筑完成后,完全可以让他们留下部队里,来充实我们的防御力量。”
“这些学生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如果真的打起仗来,他们是派不上什么用途的。”罗科索夫斯基
毫不迟疑地说道:“与其让这些孩子留下来白白送死,还不如让他们随着学校转移到后方去,等学会了有用的知识后,再来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
让学生回城这件事情,很快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不少浑身脏得像个泥猴似的学生,把鲍里索娃和维克多围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问:“鲍里索娃同志,为什么要让我们离开?”
“我们要留下,和军队一起共同打击德国侵略者,保卫我们的祖国。”
“同学们,请大家听我说!”鲍里索娃在维克多的帮助下,站在了一个土堆上,冲着学生高喊道:“要保卫祖国,有我们的军人和武装起来的民兵,而你们的任务,就是回去好好学习,等掌握了有用的知识后,再来保卫祖国也不迟。”
学生们闹了许久,却始终无法让鲍里索娃改变主意。恰巧这时罗科索夫斯基等人朝这边走过来,一名学生看到后,冲着其他学生喊道:“同学们,那边来了几名指挥员,我们去找他,让他同意我们留下。”
在这名学生的带领下,几百名学生呼啦啦地围了过来,将罗科索夫斯基等人围在了中间。那名带头的学生,代表大家向他恳求说:“将军同志,求求您,让我们留下吧。”
“孩子,不行啊。”罗科索夫斯基把手搭在了这位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几岁的小伙子的肩膀上,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还年轻,这个时候应该留在学校里继续学习,学习那些将来可以用来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知识,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用来修筑什么防御工事。”
“将军同志,”小伙子不依不饶地说:“就连斯大林同志的讲话中,都没提到什么年龄的限制,您没有权利让我们离开这里。”
“小伙子,”罗科索夫斯基用严厉的语气说:“这和斯大林同
志的讲话没有任何关系,你们来参加防御工事的修筑,我代表军队向你们表示感谢。”说到这里,他抬手向站在面前的那帮学生们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