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也可以。第一次临摹记下,第二次按记忆书写,结构、圆润、双钩......坐距、心境.......都是有讲究,以琮兄弟的天资,若肯下苦功夫。三年定可小成,不为县试、府试小三元,也该为三大元考虑。”她轻声细语,逐一道来,一番话如数家珍。心知她为了进京选秀,怕是下了不少苦功夫。“如果宝钗去科考,估计一定高中吧?其实在古代也有很多女子才学远超男人,然而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惜......”贾琮认真点点头,悉心记下:若单论古文典籍的博学,他恐怕也比不上宝钗。但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论世道见识。宝姐姐对他则是望尘莫及的。贾琮沉吟道:“我听说,江南的采桑女人养蚕缫丝。这个时节不仅足不出户,而且还要闭门谢客,是吗”“不错,这倒是真的。”薛宝钗轻点螓首,略微疑惑,因为这些她认为是低贱的职业。薛家是皇商,下面走南闯北的伙计多,她了解一些。要换作林黛玉、史湘云,你问她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她们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对答如流,可这些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当票都没见过的,世道人情一点不通,唯有宝钗知道一点......但她认为谈这些都是俗气的,上不了台面。薛宝钗抿了抿唇,继续说道:“灶户、织工,皆属贱民之业,你不了解也没什么。倒是那年乘船进京,长江与大运河合流之处,还有临清,河道淤塞。直隶的永定河人称小黄河,琮兄弟你问这些作何难不成你有什么法子”红楼中伦聪明才智,宝钗数一数二,余下唯有贾探春算一个。她一语就抓住了话中重点,贾琮笑着摇头,并未多说什么。他虽和宝钗共同话题多,聊得来。但还远达不到互相咬耳朵,说私密话的地步。再者,她口中“贱民”二字,也确实让他有些不快。尽管封建官家的女人都有阶级性的,就连林黛玉那么清高善良的女子。骨子里也有嫡庶、贵贱之分。首先看不起戏子,其次背后对刘姥姥这种农民更是百般嘲讽.......贾琮朝宝钗随意敷衍了几句,便作辞了。而他前脚刚走,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后脚就冒了出来。其实她们已经旁听有一阵了,薛宝钗也很不好意思。贾宝玉撇着嘴,对宝姐姐、二姐姐和惜春妹妹与贾琮亲近很不满。自己才是花丛中心,原想上前捻酸弄假几句。哪里想到他一现身,贾琮就扬长而去。.......街边的叫卖声、喧哗声、讨话还价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一个凉棚搭起来的小摊位上,青布垫上摆放着三碗冰凉的酸梅汤。金喜财头戴瓜皮帽,身着灰马褂,手拿旱烟袋,眉头紧皱:“贾小公子,你说。叫我们搞民间驿传的去送书还要南北往返”“不错,当今天子重文章,以如今的时局来看,两位掌柜认为什么人的钱最好赚?”金喜财和黄俊郎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两人一头雾水......贾琮微微一笑,继续说:“自然是读书人的钱最好赚!笔墨纸砚,哪样是便宜的尤其是时文书籍,比消遣的还要好卖,你们一个搞驿传,一个开书铺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不然,大可以合伙。金掌柜运江南时文、名家诗书过来,在北方必定大卖。”这些商机,可不是贾琮凭空揣测的,清朝就有商人这样干,而且大发横财。遥想我大清前期,商人就已经完全发明了打广告、买一送一、促销等手段。可想而知古代商人的智慧.......金喜财、黄俊郎自然知晓其中的利弊,但这样还不够。见他们二人低头沉思,显然是心动了。贾琮趁热打铁道:“想必两位掌柜也听说过小可薄名。我十一岁能作通八股,取为生员大有希望的。若是我少年成名,一定为贵店批阅时文,届时二位又何愁没有赚头”如果名人士人批阅时文可以热销,贾琮必然扬名,当然也要取得功名之后才行。而且批阅有讲究,必须快、精、准,儒林外史的匡超人就是赖此为生。读书人争相购买,首要看准的就是名人效应。这话虽然有点空头支票的意思,但贾琮目前所展现出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