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分豫章,完全是纵容宗族滋长之策,何谈‘对付’二字?”
诸葛亮笑道“诚如叔父所言,其实这分郡之策,对于这些宗族,是有百般利好的。”
“但还是有一弊的,只不过这一弊比起那百般利好,实在不起眼,也是大多数宗族,愿意接受的。”
“哦……这一弊是何弊?”
“亮儿快些讲!”
诸葛玄已经快被诸葛亮把胃口吊到嗓子眼了,差点就要抓着少年诸葛亮的脖领质问了。
“豫章二十一县,数千户乃至万户的强宗大姓,足有十八家。”
“数百户至千余户的宗族,亦有数十家。”
“以一郡之公府,面对这么多强宗大姓,自然难行教化之道。”
“但若是把这数十家强宗大姓,分而治之。以三郡公府之力,则足以行王道教化!”
“如此一来,一郡公府,只需教化治内十余家强族即可。而且三郡并立,若一郡有乱,则他郡旦夕可援。如此二十一县,可大定也!”
“是故这一弊,就是分而治之之弊。”
“不过那些强族大姓,就算明知此弊,但利字当前,亦会争先恐后,响应分郡。”
“毕竟大势当前,晚一步,可能新设的郡府就没有一席之地。就算明知今后会受郡府辖制,也不得不为!”
“世人皆有两性,一曰趋利,二曰避害。二者合一,我愿称此三分豫章之策为世之阳谋是也!”
“况且这分郡乃招抚之策,而非剿压之策。这些乡野强族只要愿遵王化,那今后也大可能成为一方豪族。”
或许是受袁耀作出了《豫章赋》的影响,诸葛亮对袁耀的印象一改前观。而他生性极为谨慎持重,因此现在的他,对于袁耀的一举一动,审视颇细。
诸葛亮说到这里,诸葛玄才终于明白了过来。
“原来如此!”
“听亮儿一席话,豁然开朗也!”
看着诸葛玄的表情,诸葛亮只能在心底深处埋下一声叹息。
所谓分郡之策,自古有之。
这豫章郡,也是四百年前,汉朝分九江郡而设的。
当时分郡的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强族,为了更有效管理地方。
然而有的人能化古治今,有的人却得把大道理讲完了,才听明白。
实际上,在诸葛亮看来,袁耀这个计策完全不值一晒,顶多也就算个中策。
但面对有养育之恩,又自视甚高的诸葛玄,诸葛亮却只能故意长篇大论,硬生生把此策拔高为上上之策、世之阳谋。
为了不打击叔父的自信心,自己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呐!
……
“此策虽善,但叔父以为,不过是小儿之见!”
“如今豫章强族,本公与朱皓各占一半。”
“如能击溃朱皓,那必能使得本公这一半强族心悦诚服,另外那一半,战之既胜,以强兵服之即可!”
诸葛玄自以为得计,仰天大笑道。
诸葛亮大晕,合着我讲了那么多,你还没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啊!
你难道就没发现,我说这么多,压根就没提过叔父你的名字吗?
说明人家袁耀这个计策,有你没你都行得通啊!
你不顺应时势,安安心心当三分之一的豫章之长,还要跳上不属于自己的舞台吗?
诸葛亮大晕特晕!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