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筑“赵长城”于阴山下,拓地千里,使赵国国势为之一振,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将王位禅让给次子赵何,由其处理国政,他则自称主父,专注于对外军事。以实现“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志向。】
【可是,这件事却引发了赵国的内乱,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次子,引起了长子赵章的不满。赵武灵王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大儿子,就想将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都称王。】
【在沙丘行宫,赵章谋反被赵惠文王诛杀,他又将赵武灵王囚禁在宫中三月之久,饿死了自己的老父亲,俨然一位杀伐果决的国君。】
赵武灵王遭到会心一击,原来所谓的沙丘之变是这样的,被儿子活活饿死。
尚未登上王位的赵何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赵章内心幸灾乐祸,表面却也恭恭敬敬的俯身请罪。
赵武灵王看向儿子的眼神都不对了,他是造了什么孽,为什么大儿子谋反,小儿子弑父,这偌大的国家能托付给谁?
秦始皇对扶苏道:“赵国动乱之源便是继承人问题。”
吕雉横了刘邦一眼,刘邦心有戚戚,他也在不类己的长子和宠爱的幼子之间摇摆不定。
幸好他还有些顾虑,没有直接废长立幼,不然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汉就要在夺嫡之中分崩离析了。
李渊则是将自己心中的天平倾斜了一些,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二子功盖天下,但废长立幼是动乱之源,朕不能蹈赵武灵王的覆辙。
只有朱元璋可以肆意嘲笑他们,太子是一国之本,身为父亲,当然要为其保驾护航,安安稳稳的扶上皇位,继承咱的天下!
还是得问问天幕,太子的子嗣出了什么问题,为何皇位会轮到老四一脉。
【秦昭襄王想进攻赵国,又摸不准赵惠文王的脾性和能力,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试探一二。】
【昭襄王二十四年,嬴稷向赵国索要和氏璧,声称要用十五座城交换。赵惠文王惧怕秦国,根本不敢提出意见。这时,身为门客的蔺相如挺身而出,“秦强赵弱,我们不能回绝。”赵惠文王又问:“若秦收了和氏璧,又不给我们城池,怎么办呢?”毕竟,战国大魔王的风评是真不怎么样,君不见,楚怀王客死异乡,尸骨未寒。秦楚之间今日结盟,明日开战,谁还敢相信秦昭襄王的话。】
秦昭襄王无奈道:“寡人对诸位爱卿还是说话算数的,至于楚国,既是敌国便要不择手段!”
范睢拱手道,“大王英明!”
【蔺相如说:“秦国已经提出了要求,要是不答应,是赵国理亏,若是秦国收了赵国的玉璧,又不给城池,那就是秦国理亏了。如果秦王把城划给我们,我就把璧留在秦国,如果他们不愿交出城池,我就完璧归赵。”】
【于是,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出使秦国,见秦国毫无诚意,蔺相如斥责秦国以强凛弱,最后将和氏璧完整的拿回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由来。】
赵惠文王命宫人将和氏璧拿来与群臣欣赏,“此物能完璧归赵,都是蔺相之功啊。”
蔺相如却有些忧虑,秦强赵弱这是事实,赵国躲过这次不一定能躲过下一次。
秦昭襄王却不以为忤,他微微一笑,赵国没有输,但秦国也赢了。
【赵国虽保全了和氏璧,没有给秦国留下任何把柄,但是,通过赵王的态度和蔺相如的言辞,秦昭襄王已经看出了赵国外强中干的实质。】
评论区
“以前看的时候,只看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根本没有想深层次的东西。”
“只记得秦王是个反面角色了。”
“古人写的文章,都有自己的情感倾向,他们不喜欢秦国,便将秦国打造成反派。后人只看一篇文章,以偏概全,难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