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仪心中无奈,只得说:“那容小生观摩鉴赏一番。”
随后苏仪将画卷张开,铺于桌面,细细一看,心中乍然赞叹。
画上是一条山脉,向远处蜿蜒而去,一条瀑布越过巨石,夹山而下,飞流千尺;云雾迷蒙,将山腰掩盖,使整幅化作显得朦胧隐约、如梦似幻;瀑布落到山脚下,激起雪花般的纯白,飞珠若云,化为涓涓细流,在石缝中奔跑流淌;岸边有几棵桃花树,正值春暖花开时,花团锦簇,朵朵桃红争奇斗艳,仿若燃起一片花火。
而再离近一点看,仿若还能听到树上鸟儿的鸣叫,与瀑布长河的湍流交响。
苏仪看了许久,只觉心驰神往,仿佛早已置身于这高山流水之中,甚至隐隐嗅到了桃花的鲜香。
一瞬间,春寒乍暖,驱阴回阳。
“怎么样?”常大师歪着头,盯着苏仪的侧脸。
“见到此画,小生宛如身临其境,便为它评上二十个字,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海涵。”
说罢,苏仪酝酿一番,开口吟道: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苏仪的语速很慢,但早在他念出第一句时,项从流和常大师双眸齐齐一亮。
这首由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诗动静结合,全诗没有一个画字,但却淋漓尽致地将此画的逼真与传神描述了出来;初一听此诗,巍峨的山、活泼的水、鲜艳的花与欢唱的鸟儿,种种景象便跃然于眼前,两人竟然陷入了绘声绘色的遐想之中。
待得苏仪念完时,两人回过神来,这才发现,眼前的只不过是一副静止的画作而已。
远看山有色,山高树茂,峰峦突峻,人们远远观之,总觉模糊,但此画中的远山却是一片春色盎然,翠色茫茫,直教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此等静境,只有心静之人才能品味的到,浮躁之人,无论如何都无法领略此句之美。
近听水无声,水流湍急,淙淙奔腾,一片鲜活的景象,然而离近了一听,却听不到流水之声,瞬间由动入静,静的令人心神仿佛都要受到此景的牵引,又怎道,此时无声胜有声!
春去花还在,花儿在春季绽放,燃起花火,美到极致时,却又在春去后悄然凋零,使人遗憾如潮涌、无处留美的伤怀绵绵,而画中的花永不凋谢。
人来鸟不惊,人们走近枝头上鸣啼的鸟儿时,后者总会受惊飞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使人引以为憾,但画中的鸟儿却不会飞走。
全诗毫无赞美之言,仅仅将画作与现实对照描写,却比任何赞美都更加凸显了此画的形神兼备,仿佛为这画中的一切添上了生命,也不由得两人不惊叹了。
“此诗好似寄托着一种‘可见不可得’的遗憾,又似有包含着‘可得’的梦想,没有永恒的美景,却有永恒的画作。”项从流拍手感慨道。
“诗如画,画如诗;画美,诗更美。”
常大师说完,更是仰头向天,眼眶微红,似是噙着一抹感动的泪水;此刻他的眼中再无疯狂之意,仿佛心神早已飞升到九霄云外,为之升华。
曾有无数人吹捧过他的画作是如何美妙、如何有价值,但他想要的,正是这种情景交融的评价啊!
苏仪念完此诗,又仔细观摩桌面上的画作,心生感慨。
突然,这画卷凭空隆起,其上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支流,甚至是每一树每一石,都仿佛化为了真实;仅仅是在两个呼吸后,画中的景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三人的眼前。
“这……”苏仪讶然不已,望向项从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