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
“大鹏。”
三岁的皇太孙步伐轻快的进了御书房,远远的就向着张超奔跑过来。张超见状,起身张开双臂迎接如乳燕投林般扑来的长孙。一把抱住孙子,张超拍了拍他的脑袋,皇太孙咯咯笑着,“皇爷爷,今天我又学会了一首诗。”
皇太子东征之后便还没回过汉京,皇太子妃以及其它东宫妾侍也都去了扶桑。如今的太子按皇帝之意,将扶桑这块太子采邑当成了自己的试炼之地。在那边用心经营,大展拳脚。
他离开时,皇太子才一岁,张超让太子夫妇将这孩子留下,两年来基本上都是他亲自在带。孩子如今已经开始进学,在徐惠的宫中幼儿园里读书,小小的年纪却已经展露过不错的天赋。
十分的聪明,而且很好动。
虽然有点调皮,但张超却喜欢这孩子的机灵劲,太老实的孩子其实反而不那么讨喜。
皇太孙张晟早早被立为太孙,大华也算是首开双储君制度,第二代继承人在扶桑试炼,第三代接班人也早早确立了。对于年幼的张晟来说,现在还并不明白这些。
不过张超却是早早的就开始亲自教育这孩子,不让张璟带他去扶桑,也是因为出于这个考虑。
有了张珲这个反而典型,现在张超对于张晟是越发的关注。
张晟张大鹏就和张超住在甘露殿里,每天早上张超亲自叫他起床,叫上他一起晨练,晚上又给他讲讲童话故事或一些历史小典故哄他入睡。
张晟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不经通传,就直接进入御书房的人。不论什么时候,张超都不会拦着这个长孙。
张超给这个长孙取小名大鹏,意为大鹏展翅之意,希望他将来能够鹏程万里。张超笑着问长孙又学了什么诗,听着大鹏得意的摇头晃脑背诵新学会的诗,夸奖了他几句,张超带着他坐到御案后面。
“来,替皇爷爷批阅奏章,皇爷爷来念,你来写。”
张大鹏非常喜欢帮张超代笔,高兴的拿起御笔。
挑了一本奏章,张超先让大孙子念一遍,有他不认识的字还给他讲解一下,然后把奏章的意思跟他大致说一下,有时还会考量他一下。
不过三岁孩子的思路总是跟大人不一样的,有时说出的话很让人好笑。
“这个就批朕知道了。”
这四个字张晟都会写,而且也是代皇爷爷批阅奏章时写的最多的四个字,提起御笔,蘸上朱砂,便在奏章后面一笔一划的认真批阅起来。
四个字费了好一会功夫才写成,字有些歪斜,可却一笔一划很认真,细看看,还挺有童趣。
“写的好,当奖。大鹏,一会想吃什么,爷爷亲自下厨给你做。”
“爷爷,我要吃焖鸡翅!”
“好,爷爷给你做。”
“那我一会给爷爷打下手。”
“哈哈哈!”
张超哈哈大笑,这个孙子这些地方总是最惹他喜欢,每次吵着要皇爷爷给他做好吃的,然后张超做的时候,他总会笑着在一边打下手。虽然很多时候,他的打下手是在帮倒忙,可这种感觉张超喜欢。
转眼又到了十月金秋,各地的秋收也陆续结束,天气转凉,农人一年的辛苦也终于到了尾声。
而对于税吏们来说,秋税却又马上要开征了。
皇太子在新年的时候,在倭国发动春季攻势,迅速的攻灭倭国,此后朝廷设置扶桑道,太子亲自管理扶桑,推行各种新政,倭人旧贵族豪强纷纷叛乱,但这场大叛乱却并没有闹的怎么样。
太子甚至都不需要朝廷派兵,只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