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今天一早在Facebook群组得到了消息,他们可以和林海文、杰夫、卡迪、戈特利布等人一道探讨“艺术的国际交流和华国”,不管对交流,对华国有没有兴趣的人,都肾上腺素飙升。
看看这些名字吧。
全都是美金、欧元、人民币打造成的金字招牌。
1000万,2000万,3000万,似乎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数字,只需要他们随意几笔——这就是当代艺术给人的印象,画画是轻而易举的,不需要像,也不需要规整,只需要能表达各种奇奇怪怪的意思,然后能说出个得到大家认同的解释——不管是自己说,还是评论家说。
其实事实上,很多抽象作品非常大,几米长宽,跟莫奈在橘园美术馆的那幅睡莲一样,画起来还是需要点力气的。而当人站在它们面前的时候,这种规模化的涂抹,也会给人一些冲击感,这被很多人视作抽象作品具备意义的证据之一。可事实上,很早之前,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那个时代,他们为教堂画的大壁画,远比这些似是而非的抽象作品要更加让人感到震撼——规模加美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学生们被嘉宾名字吸引过来,优雅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山水之间的美好校园里头,一大早,就出现了好多狂奔的人,不管平时是不是淡定,这会儿都淡定不了。
800个位置,768个名额,先到先得,后到的,就只能看看是不是被允许站着了。
“杰夫·昆斯那是,噢,我特别喜欢他的《气球狗》,那真是杰出的艺术品。”
“卡迪,卡迪,他是我的偶像!”
“咦?林海文呢?戈特利布呢?”终于有人发现了:“今天不是林海文会来么?难道还没到?”
看着下面窸窸窣窣的讨论声,以及好些人满脸的疑惑,托尼院长脸色非常的臭。
但幸好,杰夫·昆斯已经完全能够扛得起活动,学生们,尤其是对古典主义感兴趣的那一部分,是相当失望,但大部分人,对于能够见到杰夫和卡迪这样的名家,感到心满意足。
至于林海文,毕竟是个外国人,而阿德里安·戈特利布还不是那么顶尖儿。
座谈会顺利地完成,或者说相当顺利地完成了,10点开始的座谈会,一直到下午接近2点,才结束,大家显然意犹未尽——虽然提问的时候,有人提及林海文,造成了一点小尴尬。
但总体上效果不错,托尼院长的脸色也算缓和了一些。
……
“院长。”科林小可爱,在非常恰当的时刻,出现了。从酒店回来之后,科林一直在刷各种社交媒体,希望看到林海文的行踪,他究竟是不是回了华国,还是去了别的什么地方?
刷着刷着,真让他刷到了一条。
是一位大都会博物馆的参观者:“我刚才似乎看见了林海文,我不确定是不是我眼花了,但他就在美国是不是?还有他那个大个子保安,也在一起,他来大都会参观么?天啊,不知道能不能再碰见。”
从芝加哥到纽约差不多两个小时,林海文九点不到离开酒店,科林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下午13点47分,五个小时了,时间上倒是差不多。
“去纽约干嘛?难道顺便去参观一下大都会?我们的美术馆也很不错啊。”科林嘀咕了几句,接着继续在Facebook上搜查,跟个人肉信息的变态一样。
很快,他的寻找就顺利了起来,林海文的消息迅速增加。
其中最权威的一条,来自大都会博物馆的专页,他们在2点出头,发了一条公告意味的消息。
“著名画家林海文,等会儿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