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按察使和汴京六百里加急一前一后进了江宁城。
皇上下旨召见李莺,专旨要她随柔福帝姬的船队北上,见旨即行。
翁彦国亲自押送李莺上官船,有柔福帝姬压阵,李纲那方翻不了盘,皇上以孝治国,儿女告父母,李莺再有理也得吃上不孝的大罪,大把苦头正等着她。
李纲先弃女于不顾,又派人杀之,不仁不慈,怎能为臣公表率,宰辅之位必然不保。
主战派少了主心骨,又得不到帝心,在朝中影响力锐减,再也无法与主和派抗衡。
与金人议和成功,金人一退,汴京无虞,真龙天子的地位稳固,康王离大位又回到遥不可及的距离。
康王气得七窍生烟,王府内人人自危,原本江敏儿接到传召进府,在大门口被挡了回去。
「都是李莺那贱婢惹的祸,搞那么多事,连亲生父亲也敢告,嫌名声不够脏吗?」
马车上,小婢口不择言谩骂李莺,江敏儿沉着脸,不耐着地说:「管好自己的嘴,有些话轮不到妳来说。」
万万没想到,李莺会跑到知府衙门自首,一状把各家的盘算公诸于世,当阴谋变成阳谋,就算李纲倒了,士子和百姓也会怪罪到主和派,谁都讨不了好。
名正言顺拉下李纲,能彰显皇权,皇上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却不代表主和派从此顺风顺水,毕竟在众人心中,主和派频频使坏暗算,就是为了金人苟合,媚金如同叛国,他们与民心只会渐行渐远,皇上大可以此为由,各打五十大板。
李莺这一状,最大的赢家是皇上,皇上会飞快下旨宣李莺上京,无非是想将左右群臣利器握在手里。李莺立了大功,状告双亲的子女不可能得到皇上的褒奖,但保住她一命不在话下。
死局转眼便活了,要说是李莺误打误撞洪福齐天,江敏儿绝不相信。
一定是唐寅搞的鬼,他是怎么想到的,又怎么说服李莺这个宁折不弯的死性子,干下这么大的事,她状告的人至少是一、二品的大员,弹弹小指头,便能主宰千万人生死的权臣。
李莺懂些文墨,但写不出铿锵有力,锋利如刃的状词,她对政事毫不关心,哪能细数错综复杂的党争,官位、人名如数家珍,不用说也知道是唐寅在幕后捉刀。
江敏儿承认自己看低唐寅,唐寅远比她想得更有能耐,一张誊录的状纸,她反复看了无数次,自叹不如,唐寅好似身在汴京,天天站在金銮殿上,把所有大臣的心摸得一清二楚,立在高处往下鸟瞰,有如天眼,像是帝王?
心猛然震了一下,江敏儿驱走脑子里的荒唐想法。
解不开的困局,被唐寅横劈一刀斩断,好一个一力破十会,江敏儿由衷佩服。
两人并没有深仇大恨,下次找个机会向唐寅低个头、示好便是,反正唐寅并不晓得,李莺是自己唆使过去,从他愿意无条件帮助李莺,可知他多么心善,不会拒绝女人,伏低做小就能得到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何乐而不为。
再者,唐寅一次坏了主战、主和两派的大计,只要她告知康王,唐寅便要吃不玩兜着走,捉住唐寅的把柄,要揉要捏还不是她一句话的事,唐寅终究是棋差一着,输给了她。
想到这,江敏儿的心情又好了起来,只可惜康王没了这次机会,但九五之尊仍天命所归,强求不来。
先前做的两场梦,李莺不会死自然不会找她索命,康王不是皇上,她又怎能生下皇子继位呢?全是假的,却不由得遗憾了起来,冤魂缠身又何妨,能权倾天下这等代价又算得了什么?
「去码头。」
江敏儿吩咐马夫。
妹妹离去,当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