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权臣风流 > 第409章 廷议

第409章 廷议(1 / 2)

天色将明未明,靠墙摆放的青铜油灯照得满殿敞亮。刘询唇边含笑,扫了群臣一眼,道:“众卿还有事启奏么?”

一早上解决三件事,都是由自己一言而决,群臣无不信服,这才是当皇帝的感觉嘛。

以苏执为首的文官纷纷道:“臣等无事。”

一般事务都是写在奏折上,送给皇帝批示,只有大事或有争议的国策才会拿到早朝上讨论,要不然一两个时辰的早朝哪讨论得完?今天只有三件大事,都议完了。

再说,苏执以前从来没有独挡一面,一切看霍光的脸色行事,做霍光的应声虫,难得拿一件事在早朝上讨论,也是霍光暗中授意,或是揣测霍光的心意而为之。猛然间,真的成为文官之首,他只有一丝兴奋,倒有八分茫然,一分害怕,心想总得了解皇帝的性情后,才好行事吧?

刘询意犹未尽,看了程墨一眼。

程墨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果然还是兄弟靠得住,刘询两眼放光,道:“程卿有什么事,快说。”

程墨道:“陛下,自高祖以来,实行的是举察制和征僻制,天下英才未能尽入朝中为官。臣请陛下实行科举制,开科取士,取天下英才为陛下所用。”

开科取士之法,程墨已经跟刘询提过,刘询听后深觉此法精妙,只是为了不触怒霍光,不敢实行。

在朝政由霍光把持时,提出科举制不仅没有实践的机会,反而会引起世家的反感,而刘询又不能成为有力的后盾,所以程墨直到此时才提出这件事。

此言一出,殿中议论纷纷。

凭良心说,现在能出仕为官的,都是名门世家或是地方大族的子弟,寒门子弟几乎没有为官的机会。试想,在必须有官员或是大儒的举荐信,才能为太守等地方官所聘任的年代,寒门子弟哪来的机会展示自身才华?又有哪个官员、大儒会自降身份和寒门子弟结交?

程墨此举,可以说,断绝了地方官以国家公器为已所用,网罗人才的机会。同时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得以出仕为官的良机。

武将的功绩来自沙场,开科取仕也好,举察入仕也好,对他们影响不大,议论几句后便渐渐做壁上观。

文官这边,却是越说越大声,殿中乱糟糟像菜市场。

这提议一出,必然受到来自文官以及世家等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对,程墨早有心理准备,面带微笑端坐在位子上,由得文官们说去。

刘询却更加兴奋,朝臣有纷争,最后只能由自己这个皇帝出面当裁判,按自己的旨意行事。这样的机会,他已经等很久了。

“陛下,万万不可。寒门子弟吃穿都成问题,哪有银钱读书?既然连字都不识,何能参与政事,出仕为官?”司徒罗光拨高声音率先跳出来反对。

罗光身为三公之一的司徒,能力是有的,报国之志也是有的,只是霍光权倾朝野,他便聪明地选择迎合霍光,在不违背自己底线的政事上,遵从霍光的决定,适当的向霍光谏言献策,所以霍光才把他提拨到司徒之位。

要不是苏执够会忍,丞相之位怕早就是罗光的了。

现在霍光退隐,罗光本想一展抱负,正想找几件事向皇帝进言,只是提出哪几件事还没定下来,准备今天再捋一下思路,明天再提。没想到上朝第一天,程墨先于自己提出改革人才选拨制度。这于他,无异是石破天惊。所以,他淡定不能,稳了稳心浮气躁的情绪,便出言反对。

程墨道:“罗司徒此言差矣,寒门子弟世代耕种不假,要说温饱尚未解决,却不见得。再说,陛下乃是有道仁君,怎么会让百姓挨饿?”

话题扯到自

最新小说: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质子无敌 父皇,朕杀回来了! 大夏钦天监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无敌傻太子 太监皇子 神话版隋唐演义